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蜀山懸劍傳> 第四百六十三章 刀下留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六十三章 刀下留人 (2 / 2)

監斬侯對吼聲無動於衷,對劊子手喝道:“動手!”

十數把雪片大刀凌空揮下,劃出一道弧線,在陽光的映襯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嗖嗖嗖”數枚暗器從人群中射出,擊中刑刀,將刑刀彈開。暗藏在百姓中的唐門弟子在關鍵時刻出手。

馬如流星,轉瞬即到,正是青鸞公主和白復。

青鸞公主不等駿馬停穩,一踩馬鐙,一個飛旋,躍上行刑臺,高舉手中盤龍金牌,對眾人道:“陛下有旨,此案已查明真兇,公孫大娘及其弟子無罪,即刻釋放!”

人群中爆發出陣陣歡呼,可見公孫大娘確實受人愛戴。

青鸞公主走到監斬侯面前,裙襬一閃,一腳將其踹翻。青鸞公主對左右將士喝道:“此獠膽敢違抗聖旨,把他給我捆了,移交大理寺嚴查!”

青鸞轉身,跪在公孫大娘面前,泣道:“師父,徒兒來晚了,讓您老人家受委屈了。”

公孫大娘睜開秀目,嘆了口氣,道:“青鸞,你們還是找到她了?”

……

原來的線索已斷,只能另闢蹊徑。

方曙流不愧是‘捕神’,竟從張旭的草書中發現了一些端倪。

京師中認識公孫大娘的達官貴人不少,但能精準捕捉到公孫大娘神韻的,莫過於“草聖”張旭和“畫聖”吳道子。此兩人皆從公孫大娘劍舞中,體悟到用筆之道。

尤其是吳人張旭,數常於鄴縣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從中悟得筆法的意境和神韻,至此,草書大有長進,豪放激揚,放蕩不羈,開宗立派,自成一家。

方曙流帶著白復找到了張旭,想多瞭解一些關於公孫大娘的情況。

張旭性嗜酒,答非所問,左手持蟹螯,右手執丹經,若狂若顛,不知醉與醒。敷衍兩人幾句,便伏案沉沉睡去。

張旭家中,雖然家徒四壁,但整個客廳,橫七八豎,掛滿手書條幅。

‘捕神’最擅長的就是勘察現場,見張旭睡去,也不告辭離開,自顧自地打量張旭整屋的書法。

白復曾於弘文館碑林臨摹過數年碑帖,此時見到張旭真跡,如進寶庫。

張旭狂草恢弘大氣,任情肆意,但點畫線條皆都有法度:筆墨、線條,如走龍蛇、剛圓遒勁;結體、佈局時輕時重、險峻萬狀、繹智遺形;情態、氣勢倏忽間,變化無常、如急風驟雨般不可遏制。

白復手指虛劃,以指代筆,凌空臨摹張旭手書。只覺酣暢淋漓,物我兩忘。

不等白復臨摹完畢,方曙流將白復叫過一旁,指著客廳正中兩幅字跡問道:“根據落款,這兩幅字都是張旭觀完公孫大娘劍舞之後,有感而書。

據我所知,白老弟也是丹青國手。你可看出端倪?”

白覆在書法一途上也下過數載苦功,一見這兩幅字,立刻發現其中蹊蹺之處。

這兩幅字都是出自同一年,書寫前後僅差三天。

但兩幅字氣勢卻大相徑庭:一幅如野馬飛鳥,疾勢奔逐,孤蓬自振,低昂迴翔,驚沙坐飛。

另一幅如天地落紙,暴暴乎乘雲煙而迅起,盲風異雨,驚雷激電。收筆時,風止雲息,氣蒸霞合,倏忽萬里。

白復搖搖頭道:“不對,以張長史的精湛技法,不可能在三日之內字跡變化如此之多?”

方曙流點頭讚道:“不錯,這兩幅字的癥結不在張旭,而在公孫大娘!”

7017k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