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萬古生幽石。
鐵索千尋取得來,奇形怪狀誰能識。
初疑朝家正人立,又如戰士方狙擊。
又如防風死後骨,又如於菟活時額。
又如成人楓,又如害癭柏。
雨過上停泓,風來中有隙。
想得沈潛水府時,興雲出雨蟠蛟螭。
今來硉矹林庭上,長恐忽然生白浪。
用時應不稱媧皇,將去也堪隨博望。
噫嘻爾石好憑依,幸有方池並釣磯。
小山叢桂且為伴,鍾阜白雲長自歸。
何必豪家甲第裡,玉闌干畔爭光輝。
一朝荊棘忽流落,何異綺羅雲雨飛。
——《太湖石歌》,吳融(唐)
……
講完廳山,再說回樓山:“樓面掇山,宜最高,才入妙,高者恐逼於前,不若遠之,更有深意。’樓閣的對面疊假山,宜高宜遠,幽空深遠。”
……
“閣山,閣山四敞也,宜於山側,坦而可上,便以登眺,何必梯之。”
……
“‘書房山,凡掇小山,或依嘉樹卉木,聚散而理。或懸巖峻壁,各有別致。書房中最宜者,更以山石為池,俯於窗下,似得濠濮間想’。
濠指莊子和惠子在濠梁看魚,濮指莊子在濮水釣魚拒絕楚王聘任。
在書房所在的庭院內疊造假山,假山應陡峭險峻,別緻奇巧。在書齋的窗下,最好能有一個假山疊造的池塘,池塘裡養上幾尾錦鯉、五色游魚。掩卷沉思時,推窗觀魚,碧荷睡蓮,婀娜搖曳。咫尺山水、動靜皆備。名士歸隱,閒適無為。”
……
“‘池上理山,園中第一勝也。若大若小,更有妙境。就水點其步石,從巔架以飛樑;洞穴潛藏,穿巖徑水;風巒飄渺,漏月招雲;莫言世上無仙,斯住世之瀛壺也’
在水中疊山,若能巧妙地把石和水結合起來,盡得山水的妙趣,再現山水畫中意境,可為園中第一勝景。在池中散放石頭,供人踏步,假山間架設拱橋,穿巖徑水。既現遠山峰巒疊嶂、風巒飄渺之姿,又讓山勢肌理,偉岸峻峭。山水之美,方寸之間。”
……
“峭壁山者,靠壁理也。藉以粉壁為紙,以石為繪也。理者相石皴紋,仿古人筆意,植黃山松柏、古梅、美竹,收之圓窗,宛然鏡遊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