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有丹桔,經冬猶綠林。
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可以薦佳客,奈何阻重深。
運命唯所遇,迴圈不可尋。
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
——《感遇·其二》張九齡
……
宴會結束,眾賓客散去。
李俅代表慶王,在府邸門口,將最後一位貴賓送上馬車。
李俅安排大管家處理宴會收尾事宜,自己則走到內書房,探視父王。
慶王李琮今晚喝了不少,有些微醺。喝完醒酒湯,正半躺在榻上眯著眼休息。李俅見此,掩上房門,正要悄悄推出。
慶王李琮聽到腳步,道:“可是俅兒?”
李俅躬身一鞠,道:“正是孩兒,怕是打擾到父王休息了。”
兩位侍女將慶王李琮從榻上扶起。慶王李琮揉了揉太陽穴,道:“無妨,進來吧。”
李俅這才邁入房內,跪坐在慶王李琮面前。侍女給兩人端上參茶。
見李俅有話要說,慶王李琮讓侍女和僕從退下。此時,書房內僅有父子二人。
李俅問道:“父王,孩兒有一事不明,還請父王指點。”
慶王李琮沒有抬頭,喝了口參茶道:“可是問白復?”
李俅道:“父王,白復或許是個人才,但此人當街與李相之子衝突。李相為此剝奪白復武舉的資格,且利用白復構陷太子。白李兩人已經解下仇怨。李相乃是父王在朝堂上最大的支援,為了白復而開罪李相,實屬……”李俅琢磨用詞,不敢直接說下去。
慶王李琮眉頭一挑,道:“實屬不智是嗎?”
李俅趕忙扣頭,道:“父王明鑑,孩兒不敢。只是覺得這樁買賣不划算。”
慶王李琮冷笑道:“你剛才說,李相是咱們最大的支援?哼,我看他是在添亂!他不推薦本王還好,推薦反幫倒忙。當下形勢,他舉薦哪位皇子,那人就會提前退出奪嫡之爭。”
李俅不解。
慶王李琮控制了一下情緒,徐徐道來:“朝局如同棋局,落子前,要多看幾步。當年李林甫初登相位,就試圖推舉壽王李瑁入主東宮。此舉犯了聖上的忌諱,因此聖上雖然寵愛武惠妃,但最終也沒立李瑁為太子。
今日,李相為百官之首,獨攬大權近二十年,朝中五品以上官員大部分出其門下。權傾朝野,無可復加。若再有擁立之功,豈不一步登天?倘若懷有異心,隨時可扶持東宮上位。相權倘若大到凌駕皇權的地步,必觸碰到聖上的逆鱗。你皇爺爺豈能袖手?”
李俅問道:“李相心機深沉,這一點他想不到嗎?”
慶王李琮搖頭嘆道:“唉,他不是想不到,而是不願面對這個現實。為相二十年,他把太子得罪的狠了。倘若不扳倒太子,一旦你三叔登基,他晚節不保,李家難逃被夷三族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