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截竹為觱篥,此樂本自龜茲出。
流傳漢地曲轉奇,涼州胡人為我吹。
傍鄰聞者多嘆息,遠客思鄉皆淚垂。
世人解聽不解賞,長飆風中自來往。
枯桑老柏寒颼飀,九雛鳴鳳亂啾啾。
龍吟虎嘯一時發,萬籟百泉相與秋。
忽然更作漁陽摻,黃雲蕭條白日暗。
變調如聞楊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歲夜高堂列明燭,美酒一杯聲一曲。
——《聽安萬善吹篳篥歌》李頎(唐
……
裴大人和白復到達書房時,管家已將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鋪在案几上。眾人正圍觀鑑賞。《快雪時晴帖》被認為是王羲之僅次於《蘭亭序》的又一件行書代表作,被譽為“天下法書第一”。此時見到真跡,眾人屏息凝神,入神賞鑑。
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行筆流暢,妍美厚重,眾人看罷,讚歎不已。孤獨閥主道:“此貼平和安詳,清雅脫俗,無人間煙火之氣,確有它的境界。”長孫大人也讚道:“此貼筆鋒即圓潤,又遒勁,頗有古風。心境悠閒逸裕,趣味別緻,意境高遠、深不可測。”唯有戶部尚書張筠看後不語。
慶王李琮笑道:“張大人,眾人都發表了意見,獨獨你不言語,不知可有何高見?”
戶部尚書張筠笑而不語。
慶王李琮故意嗔道:“張大人,默不作聲,莫不是認為我這幅字是贗品不成?”
話說到這份上了,戶部尚書張筠不能不表態了。他道:“從右軍的筆跡來看,應不是偽作。但我在褚遂良後人家中也見到這幅《快雪時晴帖》,字跡也是右軍手筆。而且他家所藏《快雪時晴帖》來歷考據清晰,是太宗皇帝賜予魏徵大人,魏大人又轉贈給褚遂良的。”
戶部尚書張筠說完,慶王李琮頗有些尷尬。若諸遂良後人的字帖為真,那自己所藏這幅必然為假。
慶王李琮面色一沉,拿起字帖,就待撕毀。眾人皆驚,趕忙勸阻道:“殿下不可!”
裴大人眼珠一轉,把白復推道眾人面前,笑道:“咱們都是隱逸之人,眼力已經固化。何不讓年輕人鑑別一下。白少俠天天在碑林臨帖,說不定能看出些端倪!”
眾人對望一眼,會心一笑,皆附和贊同。
白復推脫不得,只能硬著頭皮走到字帖前。帶上絲絹手套,仔細端詳後,白複眼睛一亮,心裡有了底。從點畫、結體、和章法三個方面進行考據。
白複道:“此帖點畫俯仰含情,鉤挑皆不露鋒芒。用筆尤為圓勁,筆潤藏鋒,起筆與收筆工整平穩,骨力中藏,含而不彰。以保障整帖雍雅高遠,圓融明潤。
從結體來看,此帖字形以方為主,平整均勻,行架楷意,節奏多變。此帖以行草開頭,以行楷收筆,形姿研美而富於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