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青帝> 第七百八十二章 爭鋒(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八十二章 爭鋒(下) (1 / 2)

“國家一半氣數都在皇帝身上,他又還沒有兒子……呃,從前以為皇帝身體有隱疾,上個月與新來的吳氏圓房,封了妃子……真是奇怪哉。”

何太后知道皇帝是葉青分身,思忖一會,就轉向吳妃的寢宮……

虎牢

連綿赤色旗號,匯成一片,步騎交加,滾滾而去,正排隊透過關卡。

龍旗下,侍衛親覺肅容而過,皇帝的乘輿,前後有三百個侍衛,遠處更有數千羽林軍。

只見乘輿捲起黃幔,裡面座上端坐一人,正是葉青,這時仰首看看藍天,神情並無憂慮,甚至……有些無聊。

早已習慣了戎馬沙場,感覺自己此行就是吉祥物!

不過既到兗州,或……順道去見一見某個沉寂已久的英雄?

半響,葉青才想起些,問著:“趙子龍將軍現到何處?”

皇帝驟然開口,隨行負責聯絡的真人嚇一跳,又立刻反應過來說:“半個時辰前最後通訊,四萬騎軍盡至長安城北,偃旗息鼓,人馬銜枚,預備按計劃進入秦直道北上,現已靜默訊號,陛下可需緊急傳令調整?”

“不必,這樣就可以了。”

葉青擺擺手,對這支道兵的用途早就確定,以敵人現在拙劣表現來看,簡直有點殺雞用牛刀……

當然也可能是慕容正的故意示弱偽裝,但無所謂,碾壓過去,實打實重兵碰撞,就什麼都現形了。

同時隨行的賈詡、戲志才、紀才竹几個謀臣,都相視一眼,暗道這支道兵速度好快。

四萬人的行軍不比幾千人輕鬆簡單,北軍七萬人都是煉氣層道兵不假,但此前的大半都在蜀地漢中一帶,五天前才發令急招,這就急行軍調過來,傳訊體系速度快捷是一個,道兵身體素質強悍是一個,有馬匹分擔體力消耗是一個,主帥趙雲和陸遜、呂蒙、魏延等新生代青年將領的能力也可見一斑。

更難得還一路隱藏行蹤,說明漢中到關隴一帶統治已鐵桶一樣穩固,水潑不進,風聲不漏,有這塊作為對西羌部的堅實屏障,洛陽安全足以保證。

“慕容正的主力,沒有對各郡城出手,兵鋒直指黃河,恐怕打著南下攻擊工坊區的主意。”戲志才思索著說。

葉青頷首:“他還是有眼光,知道這個是和制度並舉的重要之物,故想逼朕出來,和朕決戰……只有擊殺朕,他才有機會翻本,否則和我們拼國力,怎麼拼都是死。”

“真是沒有懸念……睡一覺,到地方你們叫朕起來。”

聽了這話,眾臣面面相覷,都滿臉黑線,不過這話他們還是認可:“確實,如無意外,這就是一次國力碾壓……”

帝國鋼鐵產量四萬萬斤,是草原的一百倍,其中粗鋼產量四千萬斤,更是草原三百倍——在邊境封鎖鐵器流入草原,更嚴重打擊了草原的鐵料來源,讓慕容正“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最直觀來說,一萬斤鋼就能製造十五萬枚大黃弩專用箭頭,實際鋼產量僅僅有四十分之一用在這裡,鋼質箭鏃年產量是400萬枚,這是弩矢中成本最高的部分。

而十年前洛陽剛接手時,大武庫裡藏弩矢1350萬支,陸續補充到了3000支,看著似乎安全了,有人建議減少產量,被皇帝否決。

到五年前,冀州戰場上幾十萬動員兵,都是大黃弩陣狂飆,就算努力修復用過的箭矢,反覆迴圈使用,最後也給消耗掉了2600萬支……凡人軍隊要插手修士戰爭,就得花費這樣巨大的人力物力代價。

到今年裡,因火靈蒸汽機效率攀升,軍工產業上游的鋼產量不斷提高,連帶著中下游的箭鏃、弩矢產量也水漲船高。

大武庫又補充恢復到4800萬支,儲量比冀州之戰時還要多一倍,而此役胡騎並沒有冀州之戰的外域真人那麼強。

這要都射出去,慕容正號稱四十萬大軍,一人可以插十二枝箭作刺蝟,或說射十二枝箭只要射中一人就可。

當然戰爭不是紙面資料決定,要看實際上戰略、戰術、實施,但這一點上剛經歷冀州之戰不久的漢軍更有信心——比騎兵更快更危險的真人集團突擊都面對過了,從高層戰略戰術到底層士卒的執行力都已經歷考驗。

漢制大黃弩陣展開,最小型的大黃一石弩也是射程400米以上,箭陣集火根本不管精確度,閉著眼睛射過去都是血窟窿。

只要弓弩箭矢不絕,所有將士都相信自己能屹立不敗。

同樣對草原騎兵的戰例,西漢時李陵五千步卒就敢出北漠冒險,因友軍失利而先退,在遭遇戰中被單于騎兵三萬人咬上,結弩陣射殺千餘人,箭如雨發而凌迫之,又一路且戰且退,單于追擊十餘日,又在弩陣下損失六千,怒發欲狂,看漢軍就要衝回漢境,召集左賢王、右賢王合部八萬騎兵發起了總攻,而漢軍一日間射出五十萬支……殺傷難以計數,耗盡箭矢而全滅。

幾千人一日射出五十萬支箭,就是這種彈藥消耗量,強大製造業支撐起來的軍事工業基礎,才是漢人始終碾壓異族的底氣所在。

可惜的是侷限農業社會,只有在帝國鼎盛時期的人力物力匹配下,才可實現這種極限狀態——秦漢軍功封侯體系,本質是繼承自戰國的嚴格國戰體制,正是軍事工業的巔峰。

但是到東漢末年,漢人土地兼併激烈,有土地兼併的暴利珠玉在前,工坊和商貿原本還算高的利潤就不值一提,良幣驅逐劣幣,族群的整體制造業正逐漸退化——正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既舉世無敵,失去了相當體量的敵人,國戰體制就失去依存,這是漢人的光榮,也是漢人的不幸。

而初步興起工業,火靈蒸汽機引發的利潤增幅讓所有守財地主目瞪口呆,土地裡一鋤頭一鋤頭刨食,怎麼比不得火靈工坊裡產出旺盛,觀望五年後終再忍不住,許多懂點知識門閥和土豪都聚集資金投身火靈工坊,引發的工業狂潮正突破漢朝的製造業極限。

當著洪流被引發,世界就已改變。

慕容正,鮮卑氏的大單于,號稱控弦四十萬,聽著是威風赫赫,但沒人相信單憑慕容正會是鼎盛時期的漢帝國對手。

除非……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