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必須主動發起進攻!
暴君李維的軍隊在兵力處於弱勢的情況下,能拿下漢諾威,一旦他解決伊利比亞半島上的敵人,將那裡的二十萬大軍抽調回來,東線戰場誰還能擋住暴君李維的進攻?”
來自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的倫敦全權代表嚴詞提議道。
“我們的間諜已經傳來確切的訊息,暴君李維佈置在邊境線的軍隊,都是和以前法蘭西國防軍一樣強悍的部隊,只不過改了一個名字而已。
他們的防線工事堅固,後勤補給暢通無阻,即便我們擁有數倍的兵力優勢,強攻的話也會損失慘重,對同盟軍計程車氣造成重大打擊。
漢諾威雖然淪陷了,但拿破崙帶領的那支部隊損失也不輕,他沒有餘力繼續向東面進攻,不足為慮。
至於伊利比亞半島上的戰局……
我記得那裡有十幾萬軍隊,還有大量反對法國人統治的民眾支援同盟軍,二十萬軍隊也沒有全部湧入,拖延一段時間應該不成問題吧。”
來自俄羅斯帝國的莫斯科代表反駁道。
“伊利比亞半島半島上的十幾萬同盟軍,只有萬餘人的英王德意志兵團戰鬥力可以跟暴君李維的近衛軍匹敵,剩下的部隊在防守戰中都不是近衛軍的對手,怎麼依靠他們守住伊利比亞半島半島?
至於伊利比亞半島上的民眾支援,別忘了,暴君李維手裡還有卡洛斯四世那個蠢貨支援的正統名分,暴君李維的近衛軍是以恢復西班牙正統王室的名義進行入侵戰爭!
試問,會有多少西班牙人站起來反抗暴君李維的近衛軍?
更何況,那些平民武裝的實力,在座的各位應該很清楚吧,連正規軍都難以對付的近衛軍,依靠民兵能打得過麼?
估計在戰場上連近衛軍的一輪排槍都扛不住!”
倫敦代表義正言辭的解釋道。
倫敦政府無疑是最瞭解伊利比亞半島戰場的,他的話信服力還是很高的。
然而,來自普魯士王國的柏林代表卻一臉不滿的反問道:
“伊利比亞半島上,為何只有一支萬餘人的英王德意志兵團?
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好歹也是歐洲大國,在這次反法戰爭中,是不是應該多出一些力氣?
總不能光靠海軍吧。
現在暴君李維的精力都放在陸戰上,制海權早就放棄了,連奧斯曼帝國都已經不再進攻,難道不列顛就打算這麼看著歐陸戰鬥結束?”
“我們已經在動員了,兵力不夠,派遣到伊利比亞半島上的軍隊數量太少起不到什麼作用。
如果派遣太多的話,我們英倫三島的本土防禦該如何?
畢竟愛爾蘭革命組織還沒有被徹底剿滅,我們需要在本土維持足夠多的力量防衛。
還要防止暴君李維突然發瘋,派遣少數船隻運送小股部隊在英倫三島海岸線登陸,大搞破壞襲擾戰。”
柏林代表聽後搖了搖頭:“這不是不列顛消極避戰的理由,你們的陸軍不夠,但可以從其他方面支援這場解放全歐洲的反法戰爭。
比如,提供一筆新的無息貸款。”
柏林政府的代表話語一出,隔壁的莫斯科代表頓時雙眼綻放光芒,連連應和道:
“沒錯,既然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無法在軍事上提供太多幫助,金錢和物資上總得彌補吧。
只要無息貸款到位,俄羅斯帝國可以繼續擴軍招兵,將你們不列顛人應該承擔的軍隊份額補上,到時候我們自然可以在東線戰場發起猛攻。”
倫敦代表臉色難看的環視四周,那些小國代表雖然沒有話語權,但很顯然對這個提議十分感興趣。
“我們政府財政已經陷入赤字危機,無法再提供多餘的無息貸款,只能跟倫敦的金融資本家們商議……”
“那不是我們的問題,不列顛人既然不想在戰場上死亡太多小夥子,就要在金錢上額外付出,如果倫敦政府無法讓那些有錢的英國佬明白這個道理,俄國憲兵可以幫助他們。”
莫斯科代表不耐煩的催促道。
“貸款可以出,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