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就開始瘋狂於開發起來,很快地,礦場建立、冶煉廠建立、運輸的鐵道建立,接著是鋼板產出,銅錠堆疊。
製造軍火,自行鑄幣。
西府鑄成的銅幣名為“唐周通寶”,其造型精美,含銅類高,很受歡迎。
至此,西府的經濟要素齊備,自成體系,不懼關內的封鎖!
……
道路建設一刻沒有停止過,軍隊有工程兵、鐵道兵,鐵道兵專門修路,工程兵不打仗時,除了操練,也參與修路。
再有僱請唐人民工,徵發土著,修出鐵路和公路。
中國人是種糧狂和修路狂!
鐵路的主動脈線,已經修到了大馬士革、修到了黎巴嫩!
民眾可以從東方的東海邊上坐火車,坐到西方的地中海邊!
各地民眾,民閒時也積極參與修路,“要想富先修路”的的思想深入民心。
修好道路,物資通暢,唐軍可以迅速調遣,不怕造反。
可以說,沒有道路就沒有韋晞的帝國!
……
如同魔力一般,一年內至少有三十萬的唐人民眾移民到了兩河流域和敘利亞,然後在一年內,連同駐軍,大概有三十萬唐人嬰兒呱呱落地於新區!
人口政策是一項國策!
多生多育、生得越多越光榮!
生多了,公務員有獎勵,屬於升職的一個重要引數指標!
而民眾生多了,官府有大量的補貼,等於官府出錢來替民眾養孩子!
給予銅錢、衣物、肉蛋奶和糧食、食油、鹽巴等等,絕不含糊!
託兒所、婦嬰保健院是唐人城市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地方官員重點建設的方面,人口出生率是他們升職考核的重點!
……
就這樣,產業調整,人口遷移,民眾拼命生產,軍隊駐墾、放牧還有修路,最後是開通了歐羅巴的船運航線,韋晞與太平公主戰勝了兩張小兄弟的經濟封鎖!
他們以為以經濟手段可以控制西軍,但很快他們就傻了眼!
往西方收取的稅收在經歷了三個月的高峰後節節掉落,越來越少,最後只達到沒加稅前的十分之一!
而且關內民間由於缺乏西軍擴張積極因素的拉動,生意蕭條,收入減少,出現經濟緊縮,經濟增長率大跌!
如過去賣優質煤和糧食給韋晞的武三思,現在是顆粒無收,一個銅板也要不到。
……
“國老,最近國內經濟(這詞已經流傳開來)堪憂哪!”武則天坐不穩了,問起狄仁傑道。
狄仁傑苦笑道:“臣錯了!”
“錯了?!”武則天驚疑地問。
“是的,當初兩位張侯爺(張易之和張昌宗)動手時,臣也投了贊成票!”狄仁傑苦笑道:“沒想到韋晞把經濟當成了一場戰爭來打,臣派出隨員元芳去到西府,發現他們已經完成了產業調整,自給自足,同時與歐羅巴貿易,沒有與關內的貿易,頂多是賺少一點而已,但關內無法影響他們的經濟”
“更可慮的,西府沒有了約束,那不是逼著他們將來向造反的道路上行嗎?”狄仁傑感覺到惶恐!
想到的是將來武則天大行,則他的主子李旦,還能夠戰勝太平公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