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身!”
“太后,這是您要奴做的太宗皇帝歷年對各族待遇情況匯總報告。”
“拿來給哀家看看!”
上官婉兒送上報告,然後她就乖巧地去給太后捶背,她的手勢不輕不重,正合武則天的心意。
她的成功,絕非僥倖。
武則天拿著上官婉兒整理的報告,是因為有好些官員上奏,彈劾韋晞對待胡人竟然敢改弦易轍,改變祖制,大逆不道!
官員們常看到的是太宗皇帝和高宗皇帝採取的是“溫柔”的民族政策,那就是讓歸順的胡人集結某州安置,頭人世襲當該州都督,實行內部自治。
而韋晞上奏說大唐長期保留了當地的遊牧部落和個體,居住交往和生活的權利,並以中國之租賦,供積惡之兇劣,但遊牧依舊反叛不止。
與且給喂不飽的狼,不如給民眾,長痛不如短痛,韋晞認為乾脆盡皆漢化。
當然他還是聰明地說“新人新辦法,老人老政策”,他也不敢對太宗高宗兩朝的安份守已部族下手,以後則未必。
只是朝臣們不滿意,紛紛攻汗他,在當時,講祖制是個非常敏感的話題,強如武則天,也要顧慮到這方面的議論。
她著上官婉兒將太宗皇帝的聖諭匯總成文章拿來看看,高宗皇帝的則免了,她那死鬼老公的資料她倒是很清楚,且高宗皇帝多是蕭規陳隨的。
太宗皇帝主要實行了征伐、和撫和分化離間三個方面的民族政策。
一、與胡人的戰爭:
貞觀三年派李靖出擊突厥;貞觀八年,還是李靖打吐谷渾;
與吐蕃、西域、高句麗的戰爭。
二、和撫,戰爭損失較大,因此就得講河蟹。
太宗皇帝實行結盟,例如與突厥的頡利可汗結盟之後即打回人家。
和親:十多位大唐公主嫁往回紇、突厥、契丹、吐蕃、吐谷渾,最著名的是文成公主嫁松贊幹部。
冊封:以天可汗的名義分封四方胡人。
恩撫:就是送錢給胡人花用。
設羈糜府州:即常見的內附安置,任命胡人酋長為都督和刺史。
互市:與胡人做交易,以先進的市場成為燈塔國,吸引胡人,例如慄特人最喜歡的就是大唐,無它,能大賺一票。
三、分化離間:拉一派打一派,誰坐大就打誰。例如公元583年突厥汗國分裂就有大隋的陰謀,而太宗皇帝也非常愛用這一招。
上官婉兒的匯總十分詳細,有每種狀況的物件、年代、效果和詔書等等,她以史為鑑指出,對於突厥這種有巨大威脅又無法訓服的種族,只能戰爭,
“彼輩所求甚多,無法滿足,如秦國破六國,非六國兵力不足,弊在賂秦。”上官婉兒不止是匯總,還有歸納借喻:“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新不盡,火不滅。”
“隋唐予突厥,賞賜、和親皆有之,且豐厚,然而突厥始終不滿足,不斷南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