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之中有個公認為最聰明的大臣,那就是同中書門下三品的郭待舉。 更新最快
在韋還是毛頭小子從軍時,郭待舉已貴為兵部尚書,兩人權勢距離不是十萬八千里也是差距甚遠。
但他支援了韋,還不惜違規違法違例。
只不過刑不上大夫,頂多被皇帝罵幾句,關鍵是勝利者無罪!
之後,他一直支援韋,先入為主,別人想去託韋的大腿時,已經遲了,郭待舉與韋的關係密切不可分割。
做事沒有成功前,去幫助他,是為“慧眼”。
成功後再去幫他,那叫做“巴結”。
郭待舉始終不渝地站在韋這邊,官場上很忌諱這麼站隊,會被人笑,會給上位者認為結黨,但那有什麼呢,韋合股賺錢時,肯定有他的一份,韋的每一次成功,他都參與,結果他大賺。
官職爵位、錢財、子侄的出路安排,面子裡子,什麼都因為韋而賺到了。
這是宮外的聰明人,宮內的也有一個聰明的女孩子,那是寫出《征伐後突厥蠻夷檄》的上官婉兒。
她要不聰明,怎麼能夠在那個吃人的宮廷裡生存下來並展露頭角。
她要不聰明,她怎麼會找到了韋,以她的天生麗質,想成為皇妃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她選擇了韋,好處很多,她充分地享受了男人的強壯,她去軍情司上班時,韋都會跑來,與她來上一發。
讓她精神煥發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工作效率很高,把屬下支使得團團轉。
軍情司的工作也在他的充分指導和讓渡出好處下,得到了武則天的充分肯定。
她提出加強對李唐皇子皇孫、大臣們和軍隊的監控,武則天微微點頭叫好,但批銀子是那個爽快。
有了上頭的支援,在軍情司她初步做到控制由心,她的副手,左員外郎是韋的人韋一笑,對她很恭敬,認她為小叔母,封建禮法之下還是聽話的,尤其是韋還權勢熏天的情況下。
右員外郎是她親自提拔的,更對她言聽計從。
她就擁有了權利!
在搞兩都突厥的那次行動中,她一氣進賬過百萬貫財貨,外加良好地段的一座大宅院,還擁有幾家年收入不菲的店鋪,與太平公主合資產業,開始有了收穫。
“我是站在了權利、成功的這邊!”捫心自問,對著梳妝鏡,她給自己一個答案。
鏡子非常清晰,是韋所送,他家的光學鏡廠研製,整個鏡片是水晶磨製,價格相當高,且有價無市,只有上層的貴婦貴女才有機會獲得。
看著鏡子裡的自己精緻粉白玉容,相貌讓她非常滿意,上官婉兒得意地一笑,把自己都給迷住了。
她也有那種保養用的野駱駝乳酪。
要不是成為韋的相好,她還真不知道這天底下居然有這麼好的美白美膚的化飾神品。
想起其她人等那化得濃濃的白牆/漆臉,而她不過淡施脂粉,已經豔壓群芳,實在是感慨自己當初的聰明選擇。
洛陽城裡只有三個女人有這種神品,她是其中之一,想到那些男人們色迷迷的眼光和
“叩叩叩!”有人敲她的門,不過她用去開門,自有服侍她的小宮女去開門。
夜已經很深了,還有誰過來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