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相對較好,新加入的歸化的吐谷渾本身就能夠作戰,只不過需要配合練習和加強紀律性的訓練而已。
而程伯喜則較為艱苦,他之前在洛陽學習過一些練兵知識,但遠遠沒夠。
家有一老,就有一寶。
老兵,全靠老兵!
之前退役後加入馮小寶的禁衛軍老兵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他們教會了程伯喜善用手上之兵的組織、單兵訓練、合練。
參照唐軍一個標準的軍團配備,包括步兵125oo人,騎兵5ooo6ooo,輜重兵1ooo2ooo,一支這樣的部隊合計約兩萬人馬。
其中,125oo名步兵中,甲兵75oo名,主要使用明光甲。
在75oo甲兵中有25oo名陌刀兵,這些陌刀兵每人在兩腰分別掛有弓一把、箭3o,背後交叉插有長柄陌刀一柄,長槍一條。此外5ooo甲兵也同有弓一把、箭3o,槍一條,斷柄重刀一把。
5ooo輕步兵中,25oo人配弓一把、箭3o,斷柄重刀一把,長槍一條,方型牛皮盾一面。另外25oo輕兵配弓一把、箭3o。背後揹著一個更大的箭袋,裝箭1oo,配弩一把,長槍一條。
老軍官們根據吐蕃前線狀況,建設程伯喜精選出二百壯丁,組成了陌刀兵!
陌刀,唐軍大殺器,強悍殺人機器,去戰吐蕃人的騎兵時,會勝過長矛兵。
再有四百輕步兵,主要配備弓弩作戰。
畢竟吐蕃人弓箭為主,對付弓箭只有弓箭!
當時老軍官們詢問長官,對於輕步兵,是穩守反擊用盾還是以弓對弓用弓弩,馮小寶、楊成獻以及程伯喜,答案無一例外,都是攻擊、攻擊、攻擊!
為了增強攻擊力,馮小寶提議,陌刀兵的陌刀與長槍類同,不用長槍,配多一把護身刀,再裝備上三把短矛!
在敵人到來之際,六百把矛同時飛出,形成可怕的打擊力量!
為了讓步兵早點成熟,騎兵兇猛地撲來,以騎兵對他們多次動攻擊,雖說是去掉箭頭的弓,射在身上照樣痛。
所有的步兵都進行了騎馬訓練,以提高機動能力。
馮小寶有錢,也有馬匹助力,他的部隊能夠做到騎兵雙馬,步兵單馬,比較奢侈!
朝廷的軍隊,為了配合騎兵完成對運動度快,而路途又遠的遊牧軍隊,中央軍主力的步兵部隊都是坐車馬機動的,而不是徒步。在得到戰場時才下車列陣作戰!
但地方折衝府行軍則老實開動11線車吧。
現在嵩陽縣折衝府有六百騎兵、六百步兵、四百輜重兵、二百混成兵,達一千八百人之多,組成出了折衝府上府一千二百人的標準。
多出來的六百人,屬於募兵,就是僱傭兵,國家可不給錢,馮小寶自掏腰包。
想賺大錢,必須本錢大,不得不支出。
二百混成兵有軍樂隊、戰地醫院各部本身有醫護兵,照樣參戰、參謀部含傳令兵、馮小寶的親衛隊“毒蛇之吻”還有部分警戒步兵林林總總,名額一樣很緊張。
就在他們練兵練得熱火朝天,厲兵秣馬之時,晴天霹靂傳來,類似這樣的戰報:今天陣亡者,大唐左相、涼州道行軍大總管姜恪!
攻吐蕃總指揮姜恪,於河州前線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