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隋主沉浮> 第278章:折天柱,楊素怒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78章:折天柱,楊素怒 (1 / 2)

在各路偏師取得輝煌的同時,代表平叛主帥的中路軍五萬名精銳步卒、騎兵也是屢戰屢勝、勢如破竹。全軍將士在幷州道行軍總管、河北安撫大使楊素率領下,從關中殺入河東。

楊諒當初聽眾王頍建議,將閃電奪取關中的戰略改為西守東征,命紇單貴燒燬黃河大橋,又任命王聃為蒲州刺史,率領幾萬人與紇單貴合力堅守蒲州。

楊素為了奪回易守難攻的蒲州,親自率領五千輕騎前去偷襲蒲州。他先將大軍隱蔽在渭口,夜間悄悄率軍渡河,並在黎明時分對大將軍茹茹天寶、紇單貴重兵打守的蒲坂發動猛烈進攻,茹茹天保被殺得大敗,率領殘兵敗將向北方的絳州狼狽逃竄。而身在蒲州城的王聃如同當初的丘和一般,渾然不知蒲坂已經失守,被另外一支小規模的精銳之師殺入城中,不過比起丘和,被殺死在城守府的王聃顯然要倒黴得多。

楊素主導的這場閃電突擊行動,不僅為朝廷奪回了蒲州這個兵家必爭之地,而且還開啟北上幷州的南大門,為後續大軍提供了至關緊要的立足之地。

這關鍵一役,岐州刺史屈突通起到了最關鍵的作用。

在楊堅賓天於仁壽宮之時,楊廣希望和平解決幷州的問題,他在軍事政變結束以後,封鎖了楊堅賓天、自己登基的訊息,同時派屈突通持詔書去晉陽徵漢王楊諒入朝,但是當屈突通抵達之前,便已經知曉了一切,於是屈突通無功而返。

屈突通本以為這次楊諒叛亂與自己無關,不料他卻被兵部一紙牒文,調入了楊素的平叛大軍,並被楊素任命為騎兵營主將,當他見了楊素才知道竟是老上司楊集推薦的結果,這讓他又驚又喜,又是感到不可思議。

去年初,楊集受命為涼州大總管、刺史,都督九州諸軍事,而他屈突通是九州中的甘州總管,因為不服楊集這個小青年,便給他下了馬威,並且在遠征伊吾這件大事上百般刁難,終於惹惱了楊集,被憤怒的楊集趕去養馬。

之後涼州發生了一連串戰爭,而他屈突通不但沒有參戰立功機會,反而好像因為養馬出了名,事後被朝廷調入京中,擔任專門掌牧馬下令的太僕寺少卿。反觀陰世師、張須陀、李靖、劉權、張定和、薛世雄、王威、堯君素等人,因為服從楊集的命令,個個立下大功、名揚天下,戰後也得到了朝廷的封賞。

面對這種巨大落差,屈突通說不後悔是假的,雖然事後被任命為岐州刺史,可那是臨時性質的檢校刺史,如果朝廷有合適人選,隨時會把他從刺史之位轟下來,他本以為自己這輩子就這樣了。

可是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楊集奉楊廣之令、帶涼州兵入關時,自己又一次堵了他。不過這一次,自己出於大局考慮,所以楊集給了他臺階時,便放一萬多名涼州軍入關了,尤記得楊集對他說了句“你以後,定然會因為今天的決定感到慶幸。”

屈突通只是一笑而過,並沒有放在心上。然而楊集僅僅只是過了一個多月時間,便立即向楊素推薦了自己。

楊集當時或許只是對楊素說了句普普通通、簡簡單單的話;可是對於屈突通來說,這句普普通通、簡簡單單的話,卻是足以改變命運的寶貴契機。所以當他知道是楊集推薦自己的那一刻,眼淚都差點流了下來。

屈突通已經四十七歲了,蹉跎半生的他,十分珍視來之不易的機會,在楊素奪取蒲州時,主動請纓為大軍的先鋒,親自率領三百名死士乘坐小船偷渡黃河,以三百名死士對決五千敵軍,並在亂軍叢中殺死了守將紇單貴,為大軍渡過黃河立下了首功。

正是這場戰鬥,使治軍嚴謹、賞罰分明的楊素對屈突通刮目相看,不再當他是可恥的關係戶,直說“衛王夠意思,老夫送他一個李靖,衛王還老夫一個屈突通。”

屈突通知道楊素這份賞識,是自己以命搏來的,但是如果沒有楊集的推薦,他連搏命的資格都沒有。若非楊素賣楊集的面子,力排眾議的把機會給了自己,這份功勞必將屬於楊集帳下第一悍將吐萬緒,而不是屬於他屈突通。

所以楊集這份恩情,屈突通深感於心。

楊素率領五萬大軍從蒲州一路北上,沿途州縣本就被代州大捷、冀州大捷弄得人心惶惶,又聽說百戰百勝的軍神楊素親率大軍前來平叛,嚇得不戰而降,使中路軍僅僅只用三天時間,就推到了霍邑縣以北。

霍邑縣位於晉州北部,乃是晉、介、隰、潞四州交界之地,

如果說忻口是幷州(太原)北大門,那麼霍邑縣則是幷州南大門,其戰略位置之重可想而知。尤其是霍邑縣北部的高壁嶺山勢陡峭險峻,如同一道天然的屏障阻斷了北上道路,而東部的介山、霍山、烏嶺延綿千里,將幷州南部一隔為二。

楊諒聽說蒲州失守,緊急任命大將軍趙子開為南部戰場的主將,讓他統帥十五萬大軍死守南大門戶。趙子開臨危受命,他佔領了所有北上道路,在高壁嶺上屯兵駐守,大軍紮下的連營連綿五十里,威勢震天。楊諒自己又親率八萬大軍為後軍,駐軍在高壁嶺北二十多里外的介州靈石縣。

實際上對於楊諒來講,其實幷州(太原郡)更加危險,只因幷州北大門忻口已經失守,幽朔代聯軍即將南征幷州;而李子雄又從井陘猛攻幷州東大門井陘關,按理說,楊諒應該將更多的軍隊部署在幷州才對,但是他卻在佔據了南方各處險關要塞的情況下,還部署了二十三萬大軍。

這也說明楊諒對楊素有著至深至極的恐懼,至於即將殺入幷州的楊集和楊義臣、李景、李子雄在他心目中,恐怕是綁在一起,都不如楊素一個人威脅大,否則他也不會做出這種誇張的部署了。

楊集拿下晉州霍邑縣以後,只是休整了一晚,便將大軍帶到高壁嶺下,遠遠的紮下了營寨。

中軍大帳之內,楊素正與一幫大將商議軍情,當他讀完斥候打探到的敵情,不由得哭笑不得,他揚了揚手中的軍情,笑著向眾將調侃道:“咱們這位漢王真是瞧得起老夫吶!他放著北方那幫年輕人不打,只會欺負我這把老骨頭,竟然在介州部署了二十三萬大軍。難道他不知道老夫很害怕失敗、很害怕晚節不保麼?”

楊素從軍數十載,什麼陣仗沒見過?他嘴上說著“害怕”的話,可是語氣、口吻、神態卻是輕鬆自如、悠閒之極。

眾將本來因為楊諒的部署,感到有些緊張,生怕不能如期完成作戰任務,可現在一聽主帥這番話,緊張的情緒一下子就消失得無影無蹤,盡皆哈哈大笑起來。

這也正是楊素想要的效果,他見眾將輕鬆了不少,正要商議接下來的戰事,不料擔任親衛統領的四子楊積善大步入內,臉色肅然的向父親行了一禮:“啟稟大總管,周羅睺副總管今天清晨在攻打呂州吉昌城的時候,被流箭射中,已經不治身亡。”

“什麼?”楊積善此言一出,滿帳譁然,便是楊素聽了此言,也是勃然色變、驚而起身。

對於周羅睺的出身和本事,楊素無疑是在坐眾人中最為了解的。周羅睺最初效力於南陳,在與北齊交戰時躍馬突進,莫不披糜;時為南陳大將蕭摩訶因此讓他做自己的副將,追隨他勝仗無數。一次南陳進攻徐州,與北周大戰於彭城,主將蕭摩訶臨陣墜馬,周羅睺單槍匹馬救主帥於重圍之內,如演義中的趙子龍一般在萬軍從中殺了個七進七出、勇冠三軍。

當大隋發起滅陳之戰時,周羅睺都督豫章等十郡諸軍事,將伐陳三路元帥中的秦王楊俊足足堵了幾個月;直到楊廣攻破建康,讓陳叔寶給他寫了勸降信,他才放棄抵抗、投降大隋。入隋後繼續東征西討、無不奏捷。

十八年的遼東之役,楊堅任命周羅睺為水軍總管,率領水師進攻高句麗,他從東萊出海,直取平壤城,途中遭遇大風暴,船多飄沒,最終使這場戰爭無功而還。

到了第二年,周羅睺是楊素遠征突厥的副將,並在與突厥騎兵對抗,親率三千重騎兵大破突厥軍陣。而這次平叛,他又當起了楊素的副將,行絳、晉、呂三州諸軍事,可謂是老搭檔的再一次配合。

就是因為擔任大軍前鋒的周羅睺在前方奪了絳、晉二州,楊素的中軍才這麼快抵達霍邑縣,楊素本以為周羅睺輕輕鬆鬆就能拿下只有四個縣的呂州,不料等到的卻是老夥計中箭身亡的噩耗。

楊素雖然心痛老夥計的死,不過他畢竟是見慣生死的軍人,很快就從悲痛中走了出來,靜下心認真一想,他便知道周羅睺為何要親自上陣攻城了,原因是他們兵力本來就少,如今又己一分為二,而敵人楊諒卻足有二十三萬大軍,所以周羅睺擔心楊素打不過敵軍,他為了儘快攻克呂州,及時前來匯合,這才犯了急功近利的錯。

楊素想到老友一生征戰千百回,最終卻死在小小的呂州,不由喟然長嘆,他向坐下諸將緩緩的說道:“馬革裹屍乃是吾輩軍人最榮耀的歸宿,周將軍死得其所,沒有什麼好悲痛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