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隋主沉浮> 第277章:風雲變幻,形勢驟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77章:風雲變幻,形勢驟緊 (1 / 3)

戰爭固然講詭道,交戰雙方也喜歡用陰謀詭計算計對方,但是有的戰爭陰謀詭計用盡以後,後方的一點點風吹草動,都會使交戰中某一方迫於突變的時勢和形勢,不得不放棄一切合理安排,然後順著敵方的意志、節奏來打,哪怕明知是計,也必須硬著頭皮上。

這一次代州之戰,喬鍾葵為首的叛軍便是遇到這種可惡的戰鬥,一方面是局勢已經越來越不利楊諒這一方了,他必須早日結束並北戰事,穩定了北部局勢之前,然後抽出一部精銳去援助其他軍隊;另一方面是楊諒已經下了死命令,讓他務必在三天之內不惜代價的拿下代州。

對此,喬鍾葵也沒有什麼好解釋的,因為楊諒給了他足夠的精兵、糧草、器械和時間,要是這樣都拿不下代州,那是何等的無能?

喬鍾葵現在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楊諒的雄圖大業,他都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讓麾下四萬多名精兵以最原始、最野蠻的方式殲滅楊義臣兩萬名朔州軍,至於關鍵時刻加入戰場、給他致命一擊的幽州軍,他也顧不上了。現在他能做的就是保留一部分騎兵,防禦隨著出現在戰場之上幽州軍,同時派出大量斥候,將幽州軍的行蹤死死的掌握住。但是這麼一分兵下來,使他進攻楊義臣的時候,沒有什麼兵力優勢了。

楊諒雖然已經召集了二十多萬名士兵,但是他的精銳只有十萬左右,而僅僅只是在代州戰場,楊諒便先後投入了五萬精銳,經過雁門城、幽州軍的輪番消耗,喬鍾葵剩下的軍隊,其實只有四萬一千多人了,此番再除去用來防備楊集的軍隊,他可用的軍隊就更少了。

時間到了第二天清晨,楊義臣的兩萬多朔州軍和喬鍾葵的主力終於相逢,兩支軍隊在雁門縣以東的一片曠野上擺下了戰場。

“咚咚咚!”一聲聲戰鼓轟隆隆的敲響了,最初的鼓聲,節奏並不急驟,,更像是催促己方士兵各就各位,做好戰鬥準備。但是每一陣鼓聲都敲到雙方將士的心臟上一般,讓人緊張和壓擠得透不過氣來,大戰前的陰霾籠罩在每名士兵的心中。

在“咚咚咚”的戰鼓聲中,決定並北歸屬權的代州大戰即將展開,這是關係到楊諒大局成敗的關鍵之戰,如果喬鍾葵在代州戰敗,長驅直入的朔州軍、幽州軍就會把楊諒的部分軍隊牽制在幷州北部,繼而影響到幷州南部戰局、連東征之戰也受到重挫。

兩軍很快就擺開陣勢,剎那間旌旗招展、矛戟如林,楊義臣站在一輛高大的指揮車上,目光注視著三里外的叛軍,嚴肅的臉上不由得出一抹興奮的笑容,從對面的軍陣來看,喬鍾葵動用的軍隊只有三萬人,其中步卒是兩萬五人、騎兵是五千騎。

另外數千騎則是離戰場遠遠的,並沒有投入戰場的意思,這分明就是防禦楊集之軍,同時也是作為預備役,但是從實際戰局上說,這支軍隊在楊集露面之前是不會投入戰場的,所以這支軍隊,此時更多是喬鍾葵給予己方將士施加壓力,實用性並不強。

更重要的是,由於楊集帶著幽州軍躲在暗處、不到關鍵不出現,所以他昨天心安理得的將幽州軍數量誇大,然後向己方將士說“我們還有數量不詳的數萬幽州鐵騎助戰,他們由衛王統率在暗處,將在關鍵時刻參戰”。

朔州軍不僅聽過楊集的威名,而且還知道楊集兩天以前,就在這附近以一萬精騎,輕輕鬆鬆的擊潰了幷州第一悍將王拔,所以他們對楊義臣之說深信不疑,大家覺得百戰百勝的衛王還帶著幾萬精騎在四周潛伏,那麼兵力比他們少了幾萬的叛軍士兵,又有什麼好擔心的?

受此影響,今天的朔州軍不但沒有受到喬鍾葵的佈局的影響,反而因為客軍在側,起了爭勝之心,人人心中都憋了一口氣:說什麼都不能被幽州軍比下去。

況且這些看得的見叛軍騎兵,對己方造成的壓力,又如何敵得過暗中的、未知的幽州軍給施加給叛軍的壓力?

所以今天單純的戰前較量,朔州軍計程車氣和軍心,就穩穩的壓制了叛軍幾分。

楊義臣見軍心可用、將士士氣高漲,便一揮手中令旗,向傳令兵大喝:“令刀盾兵、長矛兵出擊!”

號令下達,前方四千名刀盾兵和長矛兵舉起巨盾和長矛,整齊劃下的向前方的叛軍陣營進發,緊接其後的是三千名弓弩軍,在弓弩後之後又是三千刀盾兵和長矛兵、五千名跳蕩兵,剩下的五千名騎兵分成兩隊護衛左右兩翼。

二萬名朔州軍組成的步騎方陣列隊整齊,殺氣騰騰的殺向前方。

“咚咚,咚咚咚……”的驚天動地戰鼓聲中,雙方軍隊的距離在不斷的縮小。

看著士氣高漲、鬥志昂揚的朔州軍,喬鍾葵臉色凝重,心中也沒有多大的勝算,朔州軍和幽州軍加起來,兵力上並不比他差多少,最嚴峻的是對方的騎兵遠遠超過了他。

楊義臣除了一千名嫡系騎兵,另外還有五千騎兵,而楊集則是全軍皆騎,算下來,敵方少說也有一萬五千騎。而他卻只剩下六千騎了,用去防禦楊集之後,現在是一騎不剩。可是在曠野作戰中,騎兵有著極為強大的優勢,所以單純從兵種上去比,他已經處於極為不利的一方了。

更要命的是楊集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但是喬鍾葵可以肯定楊集會在關鍵時刻殺出,現在就看預留的六千名騎兵、四千名步兵能否頂著楊集的進攻了。

。。。。。。

如喬鍾葵之所料,楊集其實並沒有遠去,他之所以脫離戰場,是為了把整個戰局看得更加清楚。

楊集就藏在雁門城、棗林鎮之交的一大片棗樹林裡,距離戰場只有十多里路,由於他的左右雙方分別是李景和楊義臣的斥候,所以叛軍斥候到不了他的藏身之處,但是李景和楊義臣的斥候對他的行蹤卻是知之甚詳,每當叛軍斥候遭到襲擊,也直覺的認為是李景和楊義臣不想讓喬鍾葵知道他們的後路情況,屬於正常的攔截,並沒有想到楊集就在不遠處,而他們這個直覺,又影響了喬鍾葵的判斷。

但是楊集此時的軍隊已經不再是一萬人了,他現在仍舊以幽州軍為主體,另外還有從俘虜中招降過來的一千多名叛軍、侯莫陳乂帶來的七百騎兵、李景昨天又偷偷讓養馮孝慈帶來了八百騎兵,這些士兵加起來、再減去前天戰鬥中陣亡和重傷的四百多人,現在共有一萬兩千多名精騎。

三軍斥候已經連續不斷的把前方戰報、叛軍軍情送到了楊集之手,他從各種軍情分析出了叛軍的情況,並迅速與軍中將領進行最後的溝通和部署。

“諸位將軍,叛軍如今共有四萬一千人左右,其中步兵為三萬四千人左右、騎兵七千左右。”說話的是以軍事為長的凌敬,他此時擔負起了秘書一般的職務,迅速將整理出來的敵情分享出來:“從叛軍出營的兵力和部署來看,喬鍾葵的軍隊可以分為三大部分:首先是與楊總管交戰的叛軍數量,計有是三萬步卒、一千精騎,精騎是叛軍主帥喬鍾葵的護衛軍,不到萬不得已,應該是不會投入戰鬥;其次是部署在大營和戰場之間的六千精騎,此軍既是正面戰場的預備役,又是與我們作戰的主力,同時還肩負著救援大營的使命;第三、就是留在軍營之內的軍隊了,扣掉前面兩大部分,那麼營內剩下的軍隊,便是四千名步兵。如果有什麼疑問,請大家暢所欲言。”

“凌先生!”馮孝慈被困在雁門城十多天之久,對現在的敵情不是太瞭解,起身問道:“我想知道敵營之內有沒有戰馬?”

凌敬答道:“我綜合了百名俘虜的口供,得出的結論是除去已知的七千匹戰馬,軍營內的戰馬頂多還有兩三百匹,用來拖曳物資牛、驢、騾倒是蠻多的,足有五千多頭。”

馮孝慈點了點頭,又問道:“即是說,敵營內頂多有三百名騎兵了?”

“正是如此。”

“那我沒有疑問了。”

“大致情況就是這樣了!”楊集見沒有人詢問了,便說道:“對於我軍如何進攻、從何進攻,大家有沒有什麼好想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