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隋主沉浮> 第923章:楊集終見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23章:楊集終見客 (1 / 2)

次日午後,李德良和李孝恭坐在王府的會客大廳之內,叔侄倆也不碰茶几上的茶盅,臉上神情有些拘謹,默默的思忖著等要如何與楊集敘話。

李家在年前發生巨大變故之後,擁立了繼承安固縣公的李叔良為一家之主,而名聲已臭的李炳一脈則是退居幕後。這個決定對於李家來說,無疑是最英明的決定,如果再由李淵的長子李建成繼承家主之位,李家的臭名將會一直延續下去。

至於李叔良那個家主是不是實至名歸,那就是他們李家自己的事兒了,也不在李家子弟的考慮之內。因為他們都知道李家處境並不好,而今年將是李家關為關鍵的一年,如果承受不住元家的報復,李家必亡。所以一族上下在外面都奉李叔良為主,一切都以維護李叔良的尊嚴為上。

李德良和李孝恭此來,既是恭賀新年,同時也是把李竇氏在繡雲閣“欠”楊集及大雅間的打賞還上。雖然說他們被嚴懲、重罰後的日子不好過,可這筆錢還是拿得出來的,也不得不拿,如果失信於楊集,後果勢必更嚴重。

眼見楊集到來,李氏叔侄連忙起身行禮:“參見大王!”

“免禮,請坐!”楊集剛從蔡王府吃飯回來不久,今天上午是楊智積請年客;下午是楊綸。明天是楊靜、楊雄,後天之後,還有各個公主府和楊達等人,所以春節前後的整個假期,差不多全部花在請客吃飯這件事上。

他也知道李家易主之事,心知李家犯了眾怒的今年必定很難過,而李家叔侄的來意也能大致猜出,無非就是搭上衛王府這條線,哪怕是能夠交往得親密一點,也可以藉著王府威勢,讓李家之敵行事之時有所顧慮。但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而且大過年的,也不能不見。

事實上,楊集對於各個世家門閥、各大勢力態度,也會隨著形勢變化而變化。

從李竇氏玩那一出刺殺事件後,李家實際上就已經失去恢復昔日榮光的基礎、大義;等到李淵“意外”身亡,李家則是失去了主心骨。再加上李神通、李神符、李孝基三個中堅之力被處死。導致李家已經徹底沒落,以後只能在元家和元派的打壓下苟延殘喘。

作為第三方勢力,楊集既不會有意狙擊李家,但也不可能與李家親密無間。這不僅僅是對李家能力或者品行的懷疑,更是因為李家不聽話。

一個不聽話、不按規矩辦事的家族,等於是一顆隨時會爆炸的炸彈。

誰與它當朋友,誰都有可能被它炸得灰飛煙滅。

楊集打量了李德良一眼,也與不他繞圈子,說道:“李兄,你們叔侄這次來,是奉李家家主之命,還是自己的意思?”

李德良正準備開口說話,可是聽此一問,竟不知如何開口,他想了想,這才順回答了楊集的問題:“是家主的意思,我等兩家原本是親戚,這大過年的,也該走動走動才是。”

此刻,對上一雙審視一般的目光,李德良心頭生出一股自己都不願承認的畏懼。

楊集沉吟片刻,點頭道:“此事我知道了,李兄若無他事,可先回去吧。”

李家準備向他借勢求存,並不奇怪。但是李德良和李孝恭只是過來表明李家態度的人,與楊集的身份地位天差地別,兩人如果想要代表李家來談什麼,明顯不夠資格。

這不是楊集狗眼看人低,而是李氏叔侄如同普普通通的銷售員,卻要與他這個大老闆談幾十億的生意,這可能嗎?哪怕是談得再多,銷售員也做不了主、也談不下去,最終說得再多,那全部是沒有用的廢話。

與臭名遠揚的李家為政治盟友的做法的確是不可取的,但如果遇到合適的時機,聯手做一兩次政治交易卻也無妨。現在人見了、禮也收下,自己的態度也算傳遞了回去,

然而李德良卻沒有領會以上這些,以及楊集的表達出來的意思。當他聽完楊集的話,臉色變得有些難看起來,張了張嘴,卻是什麼話都說不出來,如此被楊集如驅趕蒼蠅般的打發出去,心頭倍感屈辱,但形勢比人強,只好壓下心中憤懣情緒,拱手告辭。

李孝恭腦子靈活,隱隱約約的察覺到了地位不對等這一條,心知李家犯了交往的大忌,楊集能夠親自接待他們叔侄,實際上已經相當客氣了,換作是其他權貴家,恐怕連主人的面都見不上,然而叔父竟爾不明白這一點,著實是讓他無奈之極。

此時見到李德良已然拂袖而去,李孝恭連忙向楊集深深一禮,賠禮道:“大王,我等冒昧來訪,別無他意:一是前來拜會大王,恭賀新春,二是趁此機會將嬸孃欠下的錢歸還貴府。如有不周之處,改日家主親自登門致歉。”

“孝恭客氣了。”楊集笑著起身,走到近前,向他說道:“李家之事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個月,你早點回軍上任,休要誤了前程。以你之才,只要努力一番,定能出人頭地。”

“多謝大王!小將明日就會回營。”李孝恭在高句麗之戰中立了功,如今已是一名低階官員。

楊集點了點頭:“去吧!”

“小將告辭!”李孝恭抱拳一禮,這才轉身離開。

楊集望著李孝恭離開的背影,暗自搖頭,李家以平平無奇的李叔良執掌家族,又有李德良這等蠢貨扯後腿,沒落已是定局。

相對來說,李神通遠比他們厲害,李神通雖然被後世人笑稱是“常敗將軍”,可他其實是個相當厲害的人物。他每次都以最少的兵、在最關鍵的時刻打最危險的仗,當然也每次也都敗了。可他每一次都為整場戰役奠定了必勝的基礎,如果沒有他堅持、他的敗,哪有後來的大勝?如果換成其他人,未必能夠把這種又苦又累又不討好的事情做好。

李淵事後論功行賞,總是記李神通首功,其原因便是他次次都是點燃自己、照亮他人,並不是李淵特別偏袒於他。只不過李神通也在刺殺案中受到李神符牽連,被處死了。李家到了如今,連一箇中流砥柱都沒有。

李孝恭和李建成都不錯,可他倆年紀小,李家還遠遠輪不到他們說話、做主。

。。。。

就在這時,門房大管事楊奕派人來報:蘇威、李子權、楊約、牛弘、段文振、宇文弼、宇文愷、李圓通、獨孤順、竇威、宇文述、元文都等等權貴人家,都派了府裡子弟、管家送禮道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