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隋主沉浮> 第856章:蘇威黯然謝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56章:蘇威黯然謝幕 (1 / 2)

蘇威所建議的

“唯才是舉”、

“合二榜為一”、統一考試、統一錄取,確實可以為朝廷選到更優秀的人才;但是楊廣知道朝廷要是這麼做了,家境不好的寒士沒有幾人考得過名門世家子弟。

朝廷最終錄取到計程車子,基本上都是名門世家子弟、以及依附名門世家的門生,而他用科舉打破名門世家對官場壟斷的設想,也將因此胎死腹中。

只不過科舉非同小可,先帝當初就是因為廢除九品中正、辦科舉、興教育,這才失去了士族的支援,並且被士族冠上

“不尊儒不重儒”的名號。到了開皇二十年的時候,先帝有感於自己年邁、陽壽無幾,他擔心繼承自己大業的隋二世和隋朝被關隴貴族、天下士族聯合絞殺,故而不得不向士族妥協,無奈的廢除了自己辛辛苦苦扶立和興辦的國子學、州學、縣學、四門學,而意義更加重大、影響更為深遠的科舉,也被擱淺。

他楊廣的年紀和內部外部局勢,好像比當年的先帝好了很多;然而事實上,卻是更差。

這是因為先帝在世之時,始終與各大勢力維持著表面上的和諧、始終保留著轉圜餘地。

而他就差親自拿刀上去砍了,所以事到如今,已然毫無退路可言。既然毫無退路,那還妥協做什麼?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甲乙兩榜出自這幫臣子之手,他在名義上、大義上、道義上,還是佔據了一定的優勢。

念及於此,楊廣正式任命何妥為國子監祭酒,任命楊綸之弟、竟陵郡公楊坦為國子監主簿,管理大隋王朝的教育事業。

國子監祭酒相當於後世的教育\/部\/部長,主管太學、國子學、州大學、郡學、縣學、四門學。

出任這個職務的人不僅要博學多才、誠於學問、品德高潔、,還要擁有極大聲望、足夠的管理能力,而大隋王朝雖然人才濟濟,但是同時達到這些條件的人並不好找。

何妥的管理能力雖然差了一些,但是博學多才、品德高潔、名望卻不足的楊坦很好的彌補了何妥的不足。

蘇威之所以盯上這個職務、並且打算舉薦養望成功的長子蘇夔出任此職,主要是因為國子監除了管理天下教育以外,還兼管大隋科舉。

如果長子出任國子監祭酒,那麼天下才俊都將成為蘇氏門生。一旦蘇夔憑藉此職建成一張遍佈天下的人脈關係網,再加上蘇威在官場上營造幾十年的人脈關係,日後輕易就能入主議事堂,而蘇家子弟無論走到哪裡、無論想要什麼職務,都會得到大家關照。

然而蘇威功利心太強、喜歡倚老賣老,近來不但表現得急功近利、多次與楊廣的理念相悖,還屢次結黨打壓楊集、企圖將楊集堵中樞之外,今天更是要摧毀楊廣視為萬世之基的科舉,終於把楊廣積壓已久的怒氣給點著了。

楊廣任命與蘇威有巨大仇恨何妥為國子監祭酒之後,尤自不解氣,又根據楊達與蘇威之辯,說蘇威考慮不到二榜合一的嚴重後果乃是年老體弱所致;未免年邁的蘇威因繁重國事而減壽,當場就免去尚書左僕射之職,改任十分輕鬆清閒的太子少保之職。

此之二職品級都是從二品,然前者兼治尚書省三部、大權在握,而後者好聽是好聽,實權卻是半點都沒有。

雖然說蘇威還是議事堂宰相之一,可是失去基石一般的實職為依託,他這個宰相立刻變成了極具

“民間性質”的關中士族發言人。搞掉了蘇威本人以後,楊廣接下來又捅了蘇威兩刀,其長子蘇夔是兵部職方司主官職方郎、次子蘇崱是吏部另外郎,楊廣免去蘇氏兄弟的職務,前者出任西北方的鄯善郡司馬、後者東北方的襄平郡長史。

這可不是故意噁心蘇威,而是蘇威意圖拿下國子監祭酒的舉動引起了楊廣警惕,他也知道國子監祭酒堪稱是大隋天下文人之師,雖然不知蘇威所要推薦的人是誰,但是此人只要上位,那麼此人一言一行都要聽蘇威的安排,最終為蘇威打造一張遍佈天下的人脈網。

幾年時間之內雖然看不到成效,但是十幾二十年以後,蘇家就會變得門生滿天下、門生滿朝堂,最終使蘇家蛻變成凌駕於皇權皇族、凌駕於名門貴族的天下文人之宗。

要是到了這個地步,蘇家輕易就能令大隋王朝刀兵四起、叛亂不休。蘇威野心如此之大、佈局如此之深遠,楊廣自然警惕萬分,不僅拿下了蘇威,還把蘇威的兩個兒子都打發去了邊塞,而蘇威的謝幕、蘇氏兄弟的遠離中樞,定然給人一種

“蘇威得罪皇帝、徹底失勢”的印象,從而畏而疏離之。這兩項貶職和發配一般的任命對於蘇威來說,讓他受到進一步的打擊和重創,心中更是痛悔交加;然而事已至此,他也只能承擔自己急功近利、野心勃勃的惡果了。

在場的的人,個個都是人精,尤其是楊素子弟給大家上過一堂生動的課堂以後,大家深刻認識到有些職務只能由皇帝冊封、臣子不能爭不能搶;國子監祭酒關係重大、是皇帝的逆鱗,臣子們若是去爭,必受其害。

蘇威更是無盡揶揄說楊素的子弟個個是蠢貨、楊集後繼無人,然而話猶在耳,有前車之鑑的蘇威竟然要爭天下文人之師、竟然也犯了楊家一樣的錯誤,有了例子在前的他,豈不是比人家更愚蠢?

此刻的楊廣已經懶得理會蘇威了,他接著免去楊達門下省納言之職,改任尚書左僕射;納言是門下省主官,但是它的品級和六部尚書一樣是正三品,所以楊達從納言變成掌管吏部、民部、禮部的尚書左僕射,不僅僅只是升了一級那麼簡單。

復出的楊約在幾個月前全力協助盧楚徹查南方水師與荊州官官勾結桉之時,立下了赫赫功勳;事後卸下了檢校御史右中丞之職,如今正自閒著,於是楊廣任命楊約為門下省納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