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郡下轄五縣,除了原有的位於遼水乾流西岸的東山縣,另外四個縣建立於契丹的地盤之上,此四縣以河流走向為界,遼水上游的弱洛水北岸為大安縣,弱洛水以南、濫真水以東為黃龍縣,濫真水和託紇臣水之間是朝陽縣,而託紇臣水以西則赤峰縣。
隨著高句麗重兵壓境,戰爭的緊張氣息籠罩了整個遼東郡,東山縣和黃龍縣與高句麗隔著遼水乾流這條天然防禦線,安全自是無憂,而赤峰縣、朝陽縣又處於內地,安全也有保障,而大安縣位於弱洛水以北,其北部是南室韋、西部是霫族,東方則是“粟末靺鞨獻給”大隋的漠州郡了。遼東大安縣和漠州中北部地區共享遼東平原北部大地,其東邊沒有什麼天險可守,所以郡守令大安縣百姓、牧民遷往南方的黃龍縣。
至於大安縣以東的漠州郡繼續向南延伸數十里之後,才與高句麗全面接壤,而兩國的陸上邊界線也都在漠州;現在兩國以“南夫餘城—金山城—銀城—多伐嶽”為準,不過這條線以南的二十里戰爭之前分屬四城管轄,而且還被“粟末靺鞨攻克”並獻給大隋王朝了,所以兩國的正式邊境線是在四座城池南方二十里外,並不是城池邊緣,只不過為了便於記載,才以此為名。
裴矩當初奉命與高句麗和談之時,約定雙方軍隊各退十里,高句麗軍隊是遵守了,其兵力也主要部署在這條邊界線南十里,可是喬裝成賊寇的高句麗軍可管不了這麼多,他們時不時入侵北方的大隋國土。
這也就是說,大隋王朝的壓力主要集中在宇文述為首的漠州都護府,不過隨著來援的隋軍“主力”都集中在東山縣通定城之後,高元做出了相應的改變,他為了防止隋軍渡河,便緊急調走十萬大軍,這才使宇文述壓力大減。
時間到了大業三年五月下旬,遼東天空一碧如洗、晴空萬里,一望無垠的草原上翠色盎然,鮮嫩的百草叢中綻放著一朵朵、一叢叢五顏六色的朵花朵,使草原彷彿是一張色彩鮮豔的毯子似的。
清風吹過,散見牛羊。
在弱洛水以北的草原上,分佈著一座一望無際的大營,大營依河而建,浩大營盤綿延十多里,旌旗林立、格外宏偉。軍營以西,則是一座座巨大的糧倉和軍資大營。
接連兩岸的是一架架寬闊的浮橋,楊集在浮橋上遠眺軍營,眼前的軍營就如同一棟城堡一樣。
想著這城堡裡的精兵精兵勐都歸他指揮、想著史上四代皇帝才能殲滅高句麗將在自己手中灰飛煙滅,楊集只是想想就覺得豪氣萬丈、意氣風發。
“大王!宇文述副總管等人前來迎接了!”騎馬跟在楊集身邊的內史侍郎韋津。
韋津是名將韋孝寬第六子,今年四十五歲,他長得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同時也是一名文武雙全的儒將,既文才出眾、也能帶兵打仗,而且十分正直,除了內史侍郎這個實職,還有武陽郡公之爵。
他以前是兗州州牧府司馬、楊綸的得力干將,等到楊綸調往冀州,在軍改期間,楊廣任命韋津為弘農太守,讓他守住出入關中這個十分重要的門戶,之後不到兩年時間,又提拔他為內史侍郎。
從某種程度上說,楊廣是準備將韋津培養成蘇威的接班人、即是代表關中士族利益那個相位;之所以如此,一是因為蘇威今年已經六十六歲了,精力大不如以往;二是蘇威竊居高位,但是他卻佔著茅坑不拉屎,無論做什麼都抱著和稀泥、不願承擔的態度,當他與高熲、楊雄、裴矩、張衡、蕭瑒、長孫熾等人一比,顯得格外耀眼、格外讓楊廣不滿。不過蘇威雖然滑不熘手,可他終究是從宇文護時代一直混到現在的精明的不倒翁;自打韋津被任命為內史侍郎以後,便意識到楊廣的用意,他好像擔心楊廣立刻把他撤換,於是一掃以往懶政庸政怠政之風,變得異常勤快和負責起來。
而韋津這一次是楊廣派給楊集的河北行臺左僕射、遼東道行軍長史,專門負責東路軍的糧草後勤、軍務等事宜。
簡而言之,東路軍的吃喝拉撒,軍功、傷亡、獎勵、撫卹等事都要由他負責登記、核實。
楊集目光眺望前方,果然看到宇文述正領著數十名文武向他們這邊迎來,連忙策馬走下了浮橋,向對岸走去。
這些文武多數是是熟悉面孔,除了宇文述、楊義臣、崔弘升、於仲文五名行軍副總管,還有陰世師、王行本、幽州軍司馬韓洪、漠州副都護達奚景、遼東司馬段德操、遼東長史皇甫無逸、黃龍縣令楊元弘、粟末靺鞨首領突地稽、奚族度稽部酋長度稽邊、奚族處和酋長處和洛、奚族奧失部酋長木托爾、奚族元俟折部酋長賀比柯等等;而楊集帶來的涼州系將領就更多了。
“末將參見大王!”宇文述縱身下馬,向已然下馬的楊集行了一禮,他是漠州大都護,而漠州都護府包括了漠州和遼東兩郡,所以他是這裡的東道主;一定程度上說,他在這場戰役中的的地位比楊綸、李景、楊義臣、崔弘升、於仲文高。
“宇文將軍無需多禮、無須多禮!”楊集一手將宇文述扶了起來,笑著說道:“營盤水陸相通、井然有序、壘壘相互、可攻可守。只看如同城堡一樣的營盤,便知宇文將軍胸中韜略尤勝以往吶!”
宇文述面色帶喜意的作揖道:“大王過獎了!”
宇文述這個人無比貪婪,身上有著諸多毛病,可他的確是一員智勇兼備的名將,打仗的水平母庸置疑。只不過大隋王朝名將輩出,使他在楊堅時代只是一個小人物,幾乎沒有什麼地位,而到了大業朝,又因為與楊集鬥來鬥去的緣故,致使遠不如史上那般輝煌。
在宇文述身邊是一名頭髮花蒼、精神抖擻的大將,楊集主動拱手道:“有韓將軍相助,諒那高句麗賊子不日便可破去。”
老將名叫韓洪,乃是韓擒虎的三弟、李靖的舅舅,亦是一名智勇雙全的名將,楊堅還是北周丞相的時候,他隨韋孝寬大破尉遲迥,加上開府,封甘棠縣侯,大隋王朝立國後,進爵為甘棠開國郡公。平陳之戰時,以行軍總管之職立下赫赫功勳。及陳平,楊廣為了向陳朝降將、降臣示威,便率從在蔣山辦了一場大型狩獵活動,時有勐虎受驚發威,陳朝諸將盡皆畏懼,當老虎衝向澹然的楊廣之時,身邊的韓洪十分澹定的上去殺死那頭勐虎,觀看的陳朝諸將盡皆歎服。戰後,楊堅以功加封他為柱國,拜蔣州刺史、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