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政治派系為了爭奪北方水師副都督之職,文武百官各自旁徵博引,竭盡全力為自己所支援的人選站臺;經過一番唇槍舌劍、激烈爭論、優勝劣汰,最後只剩下南方士族和河東士族舉薦的裴仁基、關隴貴族和關中士族所舉薦和支援的王仁恭。
在舉薦和支援裴仁基的過程中,裴矩為首的河東士族出於「舉才不舉親」的官場禁忌,處於助攻的地位;主攻的,是與其達成合作關係的南方士族。然而哪怕兩者合力,也在關隴貴族和關中士族步步緊逼之下,落了下風。
這是因為關隴貴族和關隴貴族所支援的王仁恭的能力、資歷、功績都不弱於裴仁基,很多方面的優勢,甚至遠超裴仁基。
王仁恭是天水上邽人,他當過秦孝王楊俊記室、長道令、在平陳之戰中,隨楊俊駐紮在夏口,與時為陳朝將領的周羅睺、周法尚等人邊打邊談,促使周羅睺等人相繼率軍降隋,他也因功拜車騎大將軍。後來又隨楊素擊敗突厥於靈武郡,獲得了上開府之勳,並以驃騎大將軍典蜀王楊秀軍事,接著又奉蜀王楊秀之命,多次帶兵大破為禍地方的獠人。
他以上這些經歷、資歷,裴仁基也有,所以兩人相比之下,難解難分。但是等到楊廣登基為帝,區別就出來了。
楊諒當年發動叛亂之時,王仁恭再次跟隨楊素作戰,戰後因功進位大將軍、拜汲郡太守;而裴仁基當時卻是楊諒屬官,他固然因為反對楊諒造反被打入太原大牢,事後得到楊褒獎,然而與立下大功的王仁恭根本沒有可比性。
這也是關隴貴族和關中士族能夠壓著南方士族、河東士族的主要之處。
不過裴仁基也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他擔任過水師的中級將領,並且多次率領大隋水師中的某支艦隊在南方的江河湖海里平叛,最後他每次都獲得了大勝。而王仁恭雖然也在漢口與陳朝水師打過仗,可他僅僅只是一個「艦長」,之後的戰功、封賞都是在陸上作戰所獲。
在實戰的差距之上,關隴貴族和關中士族所持的主張是北方水師不是立刻作戰,王仁恭可以學,當北方水師擁有了戰鬥力之後,他早己蛻變成一名合格的副都督了;他們這個論調比較牽強,只不過他們卻話音一轉,再以南方水師腐敗的現狀對裴仁基加以攻訐,認為他能力雖然勝任,可品德、忠誠、操守不行,否則的話,他為什麼沒有把腐敗之事,向聖人透露?
當然,他們也承認腐敗與裴仁基無關,可他作為中層將領,不可能不知道水師存在的問題,然而他卻不舉報,這就證明他不稱職。
這一招,也是南方士族、河東士族無法反駁的地方,同時也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楊集在下方聽著雙方四派唇槍舌劍,對四派的明爭暗鬥也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楊廣越想搞權術平衡,越能促進黨爭激烈、越能促使各大派系團結,但如果不注重地域和出身來選官任人,又會面臨新的問題。這是楊廣一朝的政治痼疾,同時也是封社會一道無解的政治難題。
之後,四方官員更是根據每個人選進行支援、議論,說什麼的都有,從官聲、才幹、品行、資歷……甚至就連眷屬、家風都有議論,引經據典。
楊集聽得懨懨欲睡,但楊廣卻是時而思索、時而點頭、時而皺眉思索,雖不像綜藝節目那些所謂的「導師」的表情豐富,但他此時也將虛心納諫、廣開言路的明君形象示於眾人。
「夠了!」終於,坐在上首的楊廣也忍不住、受不了了,他見著下方吵著一團,即將塵埃落定,心知若是再讓他們爭辯下去,自己都沒理由不用王仁恭了,於是便適時出聲打斷了四大派系官員的辯論、爭執。
實際上,王仁恭雖然是關隴貴族一員,可他本人卻是楊廣的心腹之將,楊廣聽到這兒,心裡都準備設立
兩名副都督,然後讓裴仁基和王仁恭各任其一,這樣一來,北方水師便形成一正兩副、三方勢力相互制約的格局了。
較之一正、一副,三足之勢無疑更能保證北方水師的忠誠。但問題是他要挑起各大派系的紛爭,引南方士族、河東士族與關隴貴族爭鬥;所以為了當前戰略起見,只能壓下這個設想。
決定等到戰略目的達成,再增加一名副都督。
殿中文武默不作聲,神色各異。
在一片死寂中,蕭瑒、裴矩心頭一片苦澀,默默退回了班列:他們兩人為了幫助裴仁基打贏王仁恭這個勁敵、為了拿下這個職務,昨天晚上幾乎一宿沒睡,各自調動派系裡的智者、能臣徹夜商討,腦海中擬算了各種各樣的情況。然而他們算盡了一切,卻沒有料到關隴貴族和關中士族竟然劍走偏鋒、自揭其醜,乾脆利落的承認南方水師存在的腐敗現象,並以北方水師的利益、換取他們在南方水師中的損失。
聖人此時定然對裴仁基不滿之極、失望之極,畢竟裴仁基如果早早舉報的話,南方水師也不會淪落到這個地步了;面對這樣一個不稱職、不作為、無擔當的人,聖人一定認為他要是擔任北方水師副都督,以後也對發生在眼前在身邊的腐敗無動於衷。
心中有了這等不好的印象、以及自然而然的延伸和推演,聖人又怎麼可能將此要職封給裴仁基?
此時再爭,已經無益。
楊廣環視眾臣,目光掠過也已下場的蘇威、長孫熾,最後定在沒有入場的尚書左僕射高熲的身上,問道:「高卿,對於副都督的人選,你有何建議?」
高熲沒有推薦人來競爭,他是這場博弈裡的看客,聽到這裡,他也感到王仁恭人品更好、更可信。至於王仁恭的劣勢在他看來,根本就不能算是劣勢,只不過蘇威和長孫熾等人方才沒有說到重點罷了;於是他向楊廣說道:「聖人,老臣認為王仁恭可堪此任。王仁恭將軍資歷足、能力夠,水戰經驗雖然弱了一些,但是北方水師以海戰為主,便是裴將軍等人也要重新學習海上作戰方式,適應海上風浪,所以這並不算是弱項。」
這一開口,蘇威和長孫熾等人先是愣了一下,繼而心神振奮,他們之前也提到了這點,然而卻忽略了海戰、江湖戰的不同,故而「可以學」的論調顯得比較牽強。現在經過高熲這一提、這一補充,裴仁基已經毫無優勢了。
大事已定、大局已定!
而裴矩、蕭瑒聽了此話,心頭更苦。現在便是楊集出來支援,也無濟於事、迴天無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