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自己即將淪為應聲蟲,所以沒有人願意看到一個牢牢把控軍政大權、萬事不可違逆的帝王,那種一言而決人生死的赫赫權柄帝王,九成九以上的臣子都不願授受,而臣子們的這種心思主要是原於實權的失去,其次才是生恐帝王昏聵、禍國殃民卻無力反對。
楊廣看了眾臣—眼,彷彿明白他們的心思一般,沉聲表態道:「先帝上承天命、下承民心,結束亂世一統河山,於廢墟之中建立開皇盛世!我才幹不足,不敢自比先帝,惟願與諸君一道使天下承平、民豐物阜、進一步輝煌。希望千百年以後,後人緬懷我與諸卿之時道上一句「不負大業之年號」。」
每個帝皇所處時代不同、施行的國策要與時俱進,皇帝的歷史使命亦因勢而不同。誰不豔羨高祖文皇帝一統神州、僅只三年即打得突厥汗國俯首稱臣的曠世偉業?但是楊廣對於自己的歷史使命有著清醒的認識,心知不顧當前時局、盲目追逐那些不可「複製」的霸業,結局只能基業盡毀、黯然落幕,留下千載罵名。
先帝將整個國家從數百年亂世的廢墟當中解脫出來,打造的大隋盛世前所未有,民間百業俱興、安居樂業。但是大隋王朝這些年打的仗卻一點不少,雖然越打越富強,可是內部矛盾卻一天更甚一天。
若是面對統治階層的離心離德、人心各異時局,還一味求大、一味開疆拓土、威服四夷,下場必然是窮兵黷武、禍國殃民,一旦某場戰爭區域性失利,所有的內部矛盾都有可能暴發出來。
接下來的十年時間之內,他和這個帝國當以內政為主、外戰為輔,趁著四夷臣服、外患稀少之時,理當全力解決內部矛盾、積攢足夠人力物力,以應對不知何時到來的下一次風雲際會。
這也是楊廣首次當眾宣佈他執政理念,也是他向文武大臣表露出一切以穩定為核心、以內部為重宗旨,而不是好高騖遠、盲目求大。
望諸君,與朕共勉之!
「聖人虛懷若谷、胸納四海,實乃千古罕見聖君,臣等有幸託庇於聖人羽翼之下,定當竭盡全力輔佐聖人成就皇圖霸業!」蘇威慷慨陳詞完畢,起身一揖及地,神情激盪的大禮參拜。
其餘文武重臣盡皆起身,紛紛俯首參拜,齊聲喊起了口號:「臣得天之幸輔佐聖主,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聽著一眾將官慷慨激昂的聲音、看著一眾將官「激動」的的面容,楊集面露揶揄之色,像高熲、蘇威、裴矩、長孫晟這類為大隋付出無數心血和汗水的將官;像蕭瑒這類與皇族榮辱與共外戚,或許都是出於內心的吶喊。但楊集相信更多人實際上是巴不得楊廣重外而輕內,這樣一來,他們便可依然如故的過著逍遙快活的日子,可楊廣要是繼續像現在這樣重內而輕外,這害人估計得氣哭、怕哭、恨哭,然後迫不及待的慫恿楊廣重外而輕內,甚至有的人為了轉移楊廣的注意力,搞不好還會效仿「賀若弼」、「獨孤陀」,引外敵入侵邊陲。
而楊廣這一邊,如果他當真謹守此言,努力深耕內部;那才是世家門閥之不幸、天下之大幸。
突然之間,楊集發現楊廣那雙虎目直視而來,眼中盡是警告的意思,目光對視,楊廣向他挑了挑眉,彷彿是讓他在公眾場合別太特殊了,好歹我也是皇帝、你兄長,你多少也得給我一點面子吧?
得到楊廣的警示,楊集順勢一看,這才發現所有人都深深地躬下身軀、一遍遍的高喊著氣勢如虹、令人感動的口號,唯獨只有自己無動於衷、「鶴立雞群」。他未免事後受人攻訐,也趕緊起身出列,隨波逐流的高喊著令人感動的口號。
隨後,楊廣目光在來護兒、周法尚身上轉了轉,最後任命周法尚為北方水師大都督,負責組建北方水師等事宜,同時令武賁郎將陳稜、武賁郎將張鎮周從旁輔助。
對
於此項任命,楊集稍感詫異,但是細一思索,復又釋然。
周法尚乃是精通水戰的將門子弟,他早在北周時期便率眾投靠北周,得授開府儀同大將軍、順州刺史、歸義縣公,大敗陳國將領樊猛之後,受到司馬消難叛軍攻擊,於是跟隨上柱國王誼掃平叛亂。到了隋朝建立,他官拜大將軍、黃州刺史、封為譙郡開國公,在隋滅陳之戰中立下赫赫戰功、之後更是長期在南方與反賊作戰,有著豐富的水戰經驗。
而來護兒作戰履歷相對於周法尚,卻是差了很多很多,他真正進入楊廣眼簾的時候,實際上是楊廣第二次「巡遊」江都。
史上那一次巡遊江都,楊廣並不是去南方遊玩,更不是泡妞把妹,而是當時的南方出現了一場幾乎席捲長江以南地區的大叛亂,他迫不得已才御駕親征、震懾宵小,同時也是為即將開啟的遠征高句麗之戰穩定大後方。
在那一場短暫卻激烈的平叛大戰中,來護兒便是大隋水師的大元帥,他迅速帶兵撲滅席捲了各個郡縣的「水冠」,為大隋立下赫赫戰功;從那以後,便是雷打不動的水師大總管。至於現在的來護兒,其實並沒有什麼令人側目的耀眼表現,論功績更是遠遠不如周法尚,所以楊廣讓周法尚擔任北方水師大都督,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這也是楊集喜聞樂見之事,因為楊廣之所以第一次征討高句麗以失敗收場,其中重要一點就是時為水軍大總管來護兒翫忽職守、貪功冒進、剛愎自用,導致水軍輕重不分、負責不明,不僅沒有完成為陸軍輸送後勤的重任,而且當水軍率先慘敗之後,來護兒復又帶著殘兵敗將當起了逃兵,從而引發了一連串的慘敗。
相對於性格火爆、性格缺陷明顯的來護兒,曾多次苦苦相勸的周法尚無疑更適合當一軍之帥。
再從這項任命來看,足智多謀、文武雙全的周法尚卻是成了今天多方、多次博奕的大贏家。
由此擴充套件延伸,則是蕭瑒為首的南方士族勝了關隴貴族關鍵一局。
而即將在南北水師之中展開的將權爭奪賽的主力「拳手」,自然也是南方士族與關隴貴族了,其他派系,則是「賭外圍」的賭徒,將會在兩名「拳手」的戰鬥過程中,爭幾口甜甜的湯汁,雖吃不到肉,可風險也小啊。
緊急通知:啟用新地址,請重新收藏書籤!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