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隋主沉浮> 第712章:這筆錢不僅要給、還得多給快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12章:這筆錢不僅要給、還得多給快給 (1 / 2)

關中久旱無雨,這場大雨讓整個大興城籠罩瞭如煙如霧的迷濛水汽。面對這場來得十分及時的大雨,人和樹木都充滿了勃勃生機,各坊各曲百姓彷彿逢年過節一般,三五成群聚在小酒肆談天說地、談論這場及時雨對於農事的好處,很多老農甚至高興的認為這場大雨要是再持續幾天的話,數個月後的秋糧也將獲得豐收。

大興城內歡快氣氛彷彿傳到了皇宮之內,蕭皇后早已聽說楊廣召集眾臣入宮緊急商議軍政大事,當即便命人備下了好酒好菜,只等楊廣晚回來一起吃晚膳,誰知蕭皇后在甘露殿等到天黑也不見楊廣人影,有些疑惑的找來一名女官詢問道:「聖人他們人呢?」

這名女官年約四旬,是蕭巋給予蕭皇后的嫁妝之一,並賜予她蕭姓,她已經服侍蕭皇后數十餘載,對主人忠心耿耿,同時也是蕭皇后在宮裡的心腹女官。她剛剛便是從承慶殿那邊換值回來,對那邊的情況多少是瞭解一些,見皇后詢問,立刻答覆道:「聖人自方才如今文武重臣入宮,便一直在商議國事,至今尤未散去。」

蕭皇后抬眸看了看外面濃重的夜色,問道:「聖人傍晚召集諸多重臣入宮,可知所為何事?」

女官如實作答:「奴婢也不知詳情,只知道與永濟渠、通濟渠、今年科考、黃淮地區官場有關……聽說聖人因為有人在通濟渠上私設關卡、巧立目名索性過往船隻的賦稅,顯得很不高興。不過……」

見她欲言又止,蕭皇后皺眉問:「不過什麼?」

女官看了蕭皇后一眼,說道:「聖人與重臣們隨後又商議組建北方水師事宜,不過奴婢等人都在外面待命,故而不知殿內情況,只聽到裡面爭執得十分厲害,其中元太府與衛王爭得十分厲害,後來兩人都不說話了,然而蕭相國竟然跟張瑾將軍爭執了起來。」

蕭皇后冰雪聰明、讀書明理,眼界和見識都不是一般權貴女眷能比,知曉政見之爭就是這等情況,便不復多問了,她吩咐道:「令人重新做些飯菜,一起送去承慶殿。」

「喏!」女官應命而去。

。。。。

時近酉時末,承慶殿燈火通明、亮如白晝,茶水換了一次又一次。

在這場臨時朝會,幾大項議題已經一一商定,而組建北方水師則是最後一個議題,這項議題博弈的主角是關隴貴族和南方士族,如今也以南方士族大勝、關隴貴族大敗而告終。而北方水師基地定在青州靠海的東萊郡。

東萊郡地理位置極佳、距離高句麗和百濟、倭國很近,無論是沿著「廟島列島」北上遼東半島,還是往東走百濟、倭國,往返都很快捷,而且也減少海上行船的風險。不過在半島三國和倭國之中,高句麗的野心以及對於大隋東北方的威脅都遠非另外三國可及;再加上高句麗實力雄厚、國力鼎盛,所以無論從哪方面來看,它都是大隋眼下的首要大敵。

針對這個高句麗國度、以及日後極可能發生的隋高之戰,楊集知道水師必將取到巨大作用,同時也是陸上軍隊必不可少的輜重大軍,他有鑑於開皇十九年的失利、史上楊廣三徵高句麗的艱難和慘敗,於是建議北方水師除了在東萊郡營造主基地之外,再並以步步為營方式,於「廟島列島」中北部、渤海海峽附近擇島建輔助的水師基地。

楊集這個建議,於國于軍都是百利而無一害,楊廣和文武諸臣沒有絲毫異議:如果大隋在渤海和黃海之間建立幾座水師輔基地,平時可以用來屯積兵力和物資,甚至可以用騷擾的方式消耗高句麗的水師;一旦大戰來臨,水師再也無須從遙遠的東萊郡出兵,只要楊廣一聲令下,所有兵力和武器裝備、糧草輜重可以在最短的時間之內,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損耗北上遼東半島。

此時大事已經商議完畢,楊集坐在尚書令的席位之上,饒有

興致的看著蘇威和高熲你一言我一語、唇槍舌劍的相互反駁著。

蘇威掌管民、吏、禮三部,凡是與民生、官吏、錢糧有關的事情,都歸他管,說他是大隋王朝大管家亦不為過。雖然他也同意組建北方水師、水師主輔基地、打造海上戰船、訓練水兵,但無論是哪一項都是吞金巨獸。一旦把諸多專案累計起來,其消耗難以想象,所以他的原則是步步為營,而不是一步到位,以免北方水師拖了大隋經濟的後腿、以免朝廷不得其利反受其害。

而高熲主管兵、刑、工三部,理論上是大隋軍方「第一把手」,他對蘇威的說法非常不認同,按照高熲的說法:軍隊乃是大隋王朝立身立國的根本,而水師隨著大隋戰略偏向高句麗、百濟、新羅、倭國,它在未來十多二十年內將是軍隊重中之重,不容忽視。但是水戰和陸戰截然不同、條件更加艱苦險峻、成軍時間更加漫長,再加上水師士兵需要苦練海上作戰方式和佇列、舵手船員需要熟悉和學習海上操縱船隻,所以朝廷理當在組建之初便加大投入力度,從而把時間省出來,使水師儘快形成海上戰鬥力。所以這筆錢,朝廷一定要給足。

對於高熲的理論,蘇威氣得肺都要炸開了。高熲這番話,不管是有心也好、還是無意也罷,都隱隱約約的將他蘇威劃為為懂得經濟的廢物。然而遺憾的是,他偏偏反駁不了,只因高熲字字句句都佔了道理。

事實其實也是這樣,蘇威身為大隋王朝的大管家,他考慮的事情往往是從國民、國內經濟出發,希望大隋國力強盛,但卻以犧牲軍隊戰鬥力、以消耗漫長的時間為代價;而高熲的思想能夠讓大隋、隋軍威加四海,開拓國家疆域、掠奪異族資源為己用,可是戰局瞬息萬變,誰也不敢保證戰必贏、誰也不敢保證贏必有收穫,如果打幾場敗仗、或者打幾場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大慘勝,那麼大隋極有可能像漢武帝時期那樣,因為「窮兵黷武」、連年打仗而消耗過巨,使得整體經濟、民生嚴重退步。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