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隋主沉浮> 第720章:帶著捷報回大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20章:帶著捷報回大興 (2 / 2)

「大王放心,在天門創立之初,卑職等人就專業以天下各州進行分析過,也將並、幽、冀、荊、揚七州視為重中之重,只不過此之七州勢力眾多、世家門閥多眾,若是我們貿然讓天門大量精銳進入,必然引起對方注意、警惕,因此我等決定徐徐圖之、逐漸滲透。就目前來看,情況十分可觀。接下來,卑職專門和公孫大總管溝通此事,並用飛禽傳書的方式通知正本、敬之他們,然後以最快的速度,向並、幽、冀三州加派得力人手。」郝瑗明白

楊集的擔憂所在,建議道:「若是實在緊迫、實在急須,卑職建議大王向幷州獨孤刺史、冀州滕王詢問一二;而幽州方向可諮詢燕詢,畢竟他們燕家是涿郡郡望,底子十分雄厚。」

「他們三人與大王私交極好,有著諸多瓜葛,他們給予的訊息,必定是經過甄別之後的內容。」說完,郝瑗又提示道:「不過自古以來的帝王都十分忌諱京官與地方官私下溝通,而且欠下的人情很難償還,所以大王若能不用以上三人、最好還是不用。免得欠下人情、免得授人以柄。」

郝瑗最後這番話,令楊集深以為然、深表贊同。畢竟打探別人的情況是件見不得人、見不得光的事;如果不到關鍵時刻,最好還是不要去求助外人。不過大舅獨孤楷、堂兄楊綸、燕詢倒是可以當做緊急事情發生時的備用人脈關係,能不用則不用。

念及於此,楊集向郝瑗說道:「嗯,就把他們三人當作迫不得已時刻的備選關係吧!此事,只管交給公孫大總管來辦即可。」

大總管公孫桓在成為開國衛昭楊爽謀士之前,本身是一個瀟灑不拘的道士;他年輕的時候,固然時不時光照平康坊南曲的生意,但是他卻沒有成家的念頭,直到遇到溫柔似水的張沈氏,公孫桓忽然有了成家立業、傳承公孫家香火的念頭。

「老兩口」徵得張出塵的同意以後,公孫桓便以娶妻的陣容和規則將張沈氏迎娶入門。他現在不僅有繼女張出塵,而且他們「老兩口」竟然枯木逢春,生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

公孫桓雖然是一個足智多謀、文武雙全、經驗豐富的智者,可是他以前頗有道家清淨無為之風,直到一個多月前,晉升為「爹」字輩以後,公孫桓的心態變得以前截然不同了。

因為有了兒子的緣故,公孫桓的責任心比以前強了很多、做事也認真了很多;再加上他與獨孤楷、楊綸都很熟悉,所以公孫桓無疑便是掌管「啟用備用人脈」鑰匙的最佳人選。

郝瑗聞言思索了一會兒,點了點頭道:「大王英明!」

楊集當上尚書令以後,其他大小派系一開始的確是戒備有加;然而見他至今一如往常,並沒有去過度干涉朝政,更沒有做出奪權的危險舉動,於是大家戒備之心也不像之前那麼強烈了,這也合楊集尚書令的位子漸漸坐穩了下來,加上之前在涼州四周、在幽州打出的戰績,以及在寒門庶士之間天大的名聲名望,其他派系要想拿下他,異常艱難。

唯一需要顧慮和小心的就是在楊集伴駕北巡之時,王府缺少一個強而有力的厲害人物主持大局、應對或許會出現的突發變故。郝瑗此時見到楊集考慮周詳、安排到位,並且又讓公孫大總管居中排程各路人馬,頓時放下心來。

就在郝瑗打算起身告辭,前去安排各項事宜之時,門外傳來了柳如眉的聲音:「公子,門房管事來報,說是雍州長史派信使在門外求見,見是不見呢?」

「來的倒是挺快的,帶他進來吧。」楊集聞言不禁嗤笑一聲,在郝瑗回來之前的一個多時辰,楊集便聽到關隴貴族各大門閥紛紛派出代表去張瑾府邸祝壽,然而去祝壽的李淵卻在大雨之中罕見的失態狂奔,連前去頒旨的太子也不迎接了。

這個訊息的到來,也讓楊集在當時便料到郝瑗已然成功,他之所以久久沒有回來,無非就是在翠華山處理後續之事罷了。而從時間差來看,關隴貴族代表早已把李世民遇刺的訊息傳回自家府邸之中了。

至於柳如眉所說的雍州長史正是楊集的堂姐夫、襄國公主的駙馬李長雅,他顯然已經得了什麼訊息、亦或是有人報案,只是他派人前來衛王府求見的原因,卻是讓人意外了。

「遵命!」門外的柳如眉應了一聲,步履匆匆的離開了。

殿內,郝瑗起身拱手道:「大王,卑職剛剛回

來,頭髮尚且未乾。要不要回避一下。」

看了看郝瑗仍然未乾的頭髮,楊集一揮手,道:「不必了,你又沒有做什麼虧心事,有什麼值得迴避的?坐著聽聽也好。」

「喏!」郝瑗復又坐下,神情如同楊集一般,彷彿什麼事兒都不曾發生似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