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隋主沉浮> 第719章:外強中乾、眾叛親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19章:外強中乾、眾叛親離? (2 / 2)

「那阿耶認為是誰?」李建成聽出了弦外之音,連忙問道。

李淵雖然已經認定是元氏所為,但是看了看痛哭的竇氏,他心知若是說將出來,妻子必將不顧一切的給兒子討還公道,想了想,他最終還是止言不語,目光望向李建成,頹然道:「我也斷定不是出是誰,不過我想我是可以給二郎、給李家討還一個公道的。」

在場的李神通、李神符、李德良、李叔良、李孝基、李孝恭和李建成一樣,聽出了李淵的言下之意:即是李淵知道仇人、仇家是誰。

不待他們詢問,默默關注著的竇氏小心放下李世民的屍身,冷冷的向李淵問道:「郎君,你是不是知道仇人是誰?」

迎著妻子冰冷的眸子,李淵為之一滯,繼而沉默以對。雖然他認定是元氏所為,而且殺害兒子的元兇若是站在他的面前,他定然將其碎屍萬段,以洩心頭之恨,然而他手上現在沒有一絲一毫證據,根本就沒有辦法證明殺人兇手就是元氏。

「你說話呀?」竇氏見丈夫默然,泣聲催問

竇氏子嗣眾多,但唯獨只有李世民自幼便受她寵愛,更是親手將李世民一把屎、一把尿的帶大;她對李世民的感情,自然不是放養的李建成、李玄霸、李元吉、李秀寧所能及。卻不料現在死去的恰恰是她最寵愛的孩子、使她落得個「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慘下場,這令她悲痛欲絕、痛不欲生。以她之智以及對丈夫的瞭解,自然看出丈夫心中已有計較、心中已有懷疑物件。

「兄長,必定是那元氏及及可危,又見我們李家勢弱可欺,故而、故而以刺殺二郎的方式震懾其他門閥,迫使其他家族不敢背叛武……關隴貴族。」說話的人是李神通。

事實上,李神通是個足智多謀、軍政雙全的人物,絕非才華平平的庸才、絕非野史所說的有敗無勝的常敗將軍。

他之所以在野史上有「常敗將軍」這麼一個難聽的綽號,主要是李神通所打的每一場仗都是最為艱難的任務、都是以極少兵馬拖住強大的敵軍和牽制強大的敵軍,令其動彈不得。

雖然他本人所率之軍最後無一例外的以戰敗而告終,可是整場戰役、整個戰役卻因為他這個顆「釘子戶」的緣故,唐軍最後無一例外的獲得了輝煌了。

所以,李神通一個是能把髒活累活幹得十分穩妥的人物、是一塊誰都啃不下的硬骨頭,而不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庸才,一旦他出手,總能拖住敵軍主力、改變戰爭大勢和走向。

這也是李淵在史上論功行賞之時,為何總是說李神通功居第一,而別人卻始終無話可話的根本原因。現在,李神通是李家、李淵的代言人、「外交官」,其他人所不知的事情他都知道,自然知道李家和元家的一切恩怨。

停頓了一下,李神通又悲憤的說道:「兄長,世民乃是吾李家的千里駒,焉能死得這般冤屈?此事定然是元氏手筆無疑,兄長當奏明聖人,為世民討個公道,讓元氏血債血償。」

「沒錯,這一定是元氏所為。」李神符亦是附和道。

李淵悲憤欲決、氣血攻心,神智早已不復平時之冷靜,甚至也認定是元氏所為,不過他還是覺得未必那麼簡單,只不過他一時之間也捋不清箇中脈絡,只好說道:「向聖人奏明有何用?且不說我們無憑無據,單憑他對關隴貴族的態度,就會袖手旁觀。」

「難道世民就這麼枉死不成?若是國家法度不能……」李叔良環視周圍一眼,見到裡面皆是李家人,無一個外人、小孩,繼而壓低了聲音道:「那我們索性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世民是怎麼死的,我們就怎麼對付元氏嫡系子弟。」

「閉嘴!」李淵怒喝一聲,道:「少給老子出餿主意,都給我閉嘴!」

眾人頓時訥訥不敢言。

「貿然行事的後果,李家還承擔不起。誰知道會不是會有人栽贓嫁禍?」死去的畢竟是自己的兒子,李淵比任何人都要憤怒,然而他除了是李世民的父親這個身份以外,還是李家之主。他不僅肩負著振興李家的使命,而且知道李家實力低微,根本就鬥不過實力雄厚的元氏,若他因為兒子之死而意氣用事,貿然以殺止殺,李家的下場更慘、死的人更多。他目光環視了神情激動的族人一眼,冷冷的說道:「我們絕不能意氣用事,亂了陣腳。」

「難道就這麼算了不成?」李叔良兀自不甘的說道:「兄長,世民不僅是你的兒子、我的侄子,還是我們李家的人,若是有仇不報,別人怎麼看我李家?」

「我比任何人都心疼、悲憤,但是那也得查明真相再說!」李淵不敢刺激這些已怒到極致的族人,並沒有把自己的斷定說出來,語若寒冰的向大家說道:「如果世民當真是元氏所害,我絕不會善罷甘休。」

這是一家之主對活人的承諾,更是對死者的承諾。

說著,李淵不

再理會一眾族人,徑自向神色悽迷的妻子走去。

在男人們咆孝的時候,竇氏已然抬頭聆聽,見李淵走去,神色慘然、眼淚婆娑的問道:「郎君,就這麼算了麼?」

「算了?怎麼可能就這麼算了?哪有這麼好的事兒?」李淵兩隻眼眸兇光大盛,提高了聲音道:「此仇此恨,非報不可。」

正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李淵知道自己絕不能急於一時、不能失去理智。現在的李家雖然勢不如人,可貴在合族上下一心、眾志成城,而元氏看似實力雄厚、人脈關係遍佈天下,可元氏現如今已是外強中乾、焦頭爛額,情況未必比李家得了好多少。一旦元氏在北方水師軍權上再次失手、給不了關隴貴族各大門閥滿意答卷,元氏必將落得眾叛親離的下場。

在元氏瘋狂前的時間之內,他只能一如往常,然後默默的蒐羅證據,總有一天會派上用場、總有一到能把這筆血債討要回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