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威和宇文愷僅僅只是打量了
兩人一眼,便向迎來的楊集走去,遙遙行禮道:「參見大王!」
「蘇相、宇文尚書!」楊集抱拳還禮。
「打擾大王會客,實在抱歉!」蘇威微笑道。
「無妨無妨,他們是我麾下一名將領的朋友,特意來打探好友的訊息。」楊集指了指正殿左邊的會客堂,笑著說道:「到裡面再說。」
蘇威、宇文愷笑著點頭。
一行三人進了客廳,分主賓入座,等侍女奉上香茗,楊集揮手讓她們退下,向兩人說道:「如果我猜得不錯,你們是為了早朝上提到的晉陽倉而來吧?」
「哈哈!」蘇威哈哈大笑,豎指道:「就知道一切都瞞不過大王,我和宇文尚書此來,實乃有事相求,還望大王伸出援助之手。」
「有宇文尚書這位建築大師在,我就算想伸手援助,也沒這個資格啊!」楊集看了兩人一眼,好奇道:「但不知所為何事?」
宇文愷見蘇威笑而不言,便知道他打算讓出面,他朝楊集拱了拱手:「也沒別的,就是希望大王借人!」
楊集問道:「宇文尚書指的是何人?」
「俘虜!我們需要大王手上的俘虜。」宇文愷說道:「修晉陽倉肯定是少不了民夫和人力,然幷州、幽州、冀州的很多青壯都去開鑿太行八陘了,要是發民役修晉陽倉,勢必影響到農耕。故而我們向聖人談了此事;聖人卻說無需發民役,所須人手,只要向大王「借」一些即可。」
楊集沉吟半晌,向宇文愷說道:「我除了承諾給聖人的五萬人以外,手中的確還有,但不知宇文尚書說一些是多少?」
「大王,您這是答應了?」宇文愷大喜過望,驚喜的看著楊集。
「多少?直接報一個數給我。」
「一萬!」
「一萬?」
「是不是多了?如果……」
「不是!」楊集揮手打斷了宇文愷,搖了搖頭:「我的意思是說一萬太少,我可以給你三萬。」
「果真?」蘇威和宇文愷都驚呆了,說話的聲音都有些結巴了:「大王可別哄我們?我們會當真的?」
「半點不假!」楊集笑了笑:「而晉陽倉是重中之重,完工越快自然越好!」
「大王高義!」蘇威深吸一口氣,向楊集說道:「不過晉陽倉集中在有限的地勢之內,一下子用不了那麼多人,若是有人閒著,同樣也有動盪的危險,這也是我們只有一萬人的原因。」
楊集皺眉道:「另外兩萬人呢?你們不打算要了嗎?」
「朝廷到處都需要這種不用花錢的勞力!」蘇威大聲說道:「大王這兩萬名強壯有力的奴隸,我們怎麼可能不要呢?就算再來十幾二十萬,朝廷也不嫌少。」
「那蘇相準備怎麼安排這些俘虜?」楊集好奇的問了一句:「是去開遼西走廊的官道?還是太行入陘?」
「都不是!我是打算讓他們去雍州北部修水利、開墾農田。」蘇威解釋道:「河套平原在西漢時期便是重要的產糧重地之一,只是後來戰事不斷,農田和水渠已經不復存在,朝廷為了讓河套平原恢復舊貌,去年便讓都水監對河套平原水渠進行了通盤籌劃,形成了水渠、運輸一體的水利網,但是因為人手嚴重不足,才遲遲沒有完成,要是得到大王提供的兩萬勞力,進度至少比現在快兩三倍。」
「如此就好!」楊集想了想,說道:「既然朝廷這麼缺少免費勞力,稍後我便寫一封信給州牧府,先讓張定和把四萬俘虜押解到會寧郡,但是涼州軍不能越境,你們這邊要做好接應準備。」
既然是楊廣讓他們來找自己要人,那麼先把四萬俘虜交給他們好了,早一天交割的話,涼州也少掉四萬張吃飯的嘴巴,而
兼管的軍隊也能得到放鬆。
「四萬?」蘇威和宇文愷眼珠子都快瞪了出來,不約而同的問道:「涼州天天修路、處處修路,難道大王一個俘虜都不要了?」
「不是不要,是涼州實在要不起了!」楊集苦笑一聲道:「涼州除了俘虜以外,還有很多很多買自東西突厥的奴隸;要是再把近十萬名吐谷渾俘虜投入到涼州、西海行臺的建設之中,固然會加快一些工程的進度,但是異族人的總數卻超出兼管軍隊的極限,我擔心不僅不好管理,還容易引發動盪,所以我並不打算把這批俘虜投入到涼州建設。」
「原來如此!」蘇威恍然大悟,試探著問道:「俘虜數目過於龐大,未免其他人辦事不力,造成混亂,我們最好在北巡之前這些俘虜交割完畢,大王以為如何?」
「事不宜遲,我們各自行動吧!」楊集自然沒有異議。
「喏!」蘇威和宇文愷站起身來,向楊集行了一禮,又匆匆忙忙的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