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隋主沉浮> 第682章:帝王之怒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82章:帝王之怒 (2 / 2)

楊廣目視眾臣,繼續說道:“從古至今,每當私錢氾濫之時,輕則物價飛漲、怨聲載道,重則國基動搖;然而歷朝歷代奉行的方式,是見一個殺一個,便是我大隋,也沒有完善律法來規範錢,可是私錢一旦充斥集市,就會造成巨大的動盪。鑑於錢與民生息息相關、關乎國運,我決定將此事當作頭等大事來對待。你們下去以後,立刻按照我之前所說,擬出與錢有關的律法來。”

正如楊集所言:只要朝廷有律法出臺、有法可依,那麼執不執行就是地方官府的事;如果地方官府不行為,那麼知道有這項律法的百姓就不會把罪責怪到朝廷頭上,而是就事論事,將罪責怪到當地官府頭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隋主沉浮】 【】

事後,朝廷只需響應百姓號召,依律懲治不法官員,便能挽回朝廷“形象”。

對此,楊廣以前是有些不以為然的;在他看來,中樞和地方、皇帝和官吏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可是試過幾次,他發現,這辦法當真不錯。很多有見識的人都認為朝廷一切動機是為大家好,不好的,是那些欺上瞞下的貪官汙吏,貪官汙吏的作為僅僅只是個例,不能以個例來看待整個朝廷。

“臣遵命!”眾臣轟然應是。

楊廣定好懲治鑄私錢的大方向,這才把話題迴歸眼下的私錢事件,他向張衡、李圓通吩咐道:“張相國、李尚書,這些私錢來自洛陽,據說洛陽三市已經氾濫成災了。你們一人是御史大夫、一人是刑部尚書,查繳私錢之事就交給你二人了,你們務必在北巡之前,將此事給我查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說到這裡,楊廣身軀微微前傾,冷冷的向兩人說道:“我要提醒你們的是,像衛王鑄私錢在前,滕王、道王、蔡王跟著鑄之類的鬼話,我不想聽。”

“臣定然處理好此事!”帝王的威勢,以及“衛王、滕王、道王、蔡王”所代表的含義,讓張衡、李圓通心驚膽戰、暗自叫苦。

兩人對於當年那起私錢大事件,知之甚詳;而張衡當時更是揚州大總管府總管掾,深知當時局勢之嚴峻、之複雜。

照聖人最後這番話來看,這起私錢也不是簡簡單單的牟利,而是一起嚴重的政治事件,其目標是直指皇族、直指四大親王。

此事,很是不好辦呢!但再不好辦也要辦,誰讓他們就是幹這行當的?

張衡沉吟半晌,向楊廣拱手請命道:“聖人,此事不同尋常,臣擔心洛陽的一些官員也參與其中,懇請聖人給予我們調動豫州和河南府官吏、衙役、坊卒之權。”

“准奏!”楊廣取出一面金牌,遞給了張衡,沉聲說道:“此事以張相國為主,只要你們有所需;便是當地駐軍,也可調動。”

“謝聖人!”張衡鬆了一口氣,接下金牌。他猶豫了一下,憂心忡忡的向楊廣拱手道:“聖人,私錢帶來的嚴重後果,往往是物價飛漲,首當其衝的,必是糧價。老百姓不知真偽,一旦見到別人搶購糧食,也會跟風哄搶。老臣建議動用常平倉平抑糧價,以免事態擴大!”

“是啊聖人!”蘇威亦是拱手應和道:“散佈流言、製造混亂、哄抬糧價,往往是奸商牟取暴利的手段之一。這些人為了牟利,什麼事兒都做得出來,最好的辦法就是開倉售糧、平抑糧價。臣認為……”

“那不行!”楊廣揮手打斷了蘇威,冷冷的向張衡和李圓通說道:“你們到了洛陽以後,先查私錢;至於奸商且先不管,就讓這些奸商鬧、就讓這些奸商哄抬糧價,只需記下哪些奸商趁機牟利即可。等事態鬧大、抄他們的家,用他們的人頭來平息民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隋主沉浮】 【】

眾人聽了此話,感到一陣毛骨悚然,心知那幾個以賣糧為主大家族,即將倒黴了。

“聖人!”高熲想了想,拱手道:“不法奸商異常可惡,殺之,的確是大快人心之舉;可洛陽畢竟是人口眾多的大隋東/京。老臣認為凡是要有一個度,若是做得太過,事後就不好收拾了。”

對此,楊廣倒是從善如流,向張衡和李圓通說道:“你們自己把握好這個度,不到萬不得已,不許動用官倉糧食。但有件事要記好了:我要殺一批推動糧價暴漲的奸商,以儆效尤!”

“喏!”張衡和李圓通告辭而去。

楊廣再怎麼說也是一個皇帝,對於這種派系之爭,實際上根本就不排斥。於他而言,不管鑄私錢者、火中取栗的奸商是牟利也好,還是針對楊集也罷,其實都是次要的。他之所以這麼惱火,一是幕後黑手爭權奪利的所作所為,是以犧牲朝廷根本、犧牲百姓利益為代價的,這個舉動已經嚴重觸犯楊廣了心裡底限、也是他最不能容忍的地方。

二是楊廣視北巡為大事,搞不好還要打一場大戰,但是他這邊還沒有正式北巡,東方的洛陽城竟然就鬧騰起來了。 如果此時不殺一批人,那他到了北方以後,局勢都不知亂成什麼樣子了。

言下之意,就是你們可以鬧、可以爭,但不能以“朕”的江山來玩。

而楊廣這個裁判一般的皇帝,本來就偏向楊集那一邊,可是另外一個拳手不懂規矩,竟然在比賽之前,就先給裁判來了重重一拳,他能向著你才有鬼了。

——————————

【注:這場錢幣戰,有史可查;先是楊廣被查出來,他當時的處境十分不利。而楊勇當時如日中天,中樞之內幾乎全部是他的人,也許是楊勇派看到楊廣要玩完、而楊俊和楊廣關係好又是平南陳主力之一,於是他們為了在楊堅面前營造出“二王聯手裂天下”的假象、促使楊堅下定決心懲罰楊廣,便把楊俊也拉了進去;緊接著,楊秀也逃不了了。

但正是因為他們盲目自信、盲目擴大打擊範圍,沒有采取“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戰術;最後導致楊廣、楊俊、楊秀屁事都沒有。

透過此例,可見古代奪嫡戰無處不在,相對於京城和朝堂上明爭,暗中的較量,無疑顯得更為精彩、更為殘酷。而京城和朝堂上“毛毛雨一般”的爭鬥,相對於其他地方,也許連主戰場都不是;也許某個小地方的某個不起眼小吏,就能令形勢逆轉。

這種級別的戰鬥,我覺得用楚留香傳奇和陸小鳳傳奇來形容比較合適:楚留香和陸小鳳還沒出手,敵人就已經被他們弄得及及可危、敗局已定了,而最後的戰鬥,不過是意思意思而已。】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