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隋主沉浮> 第673章:誰能幫衛王分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73章:誰能幫衛王分擔? (2 / 2)

然而還不算完,楊廣又說道:「張掖太守、張掖總管張須陀在涼州的時間也久了,的確是應該挪一挪了。他是此戰的東路軍主帥,立下不少戰功……」停頓了一下,楊廣笑著問道:「世明,你說哪裡合適?」

「西海道行臺尚書令?」楊昭聞言,「西海道行臺尚書令」八個字脫口而出。

「正是西海道行臺尚書令!」楊廣笑著點頭。私人信件

中,楊集認為吐谷渾地廣人稀,設定三個郡比較適合。

錫鐵山以西為一郡,郡治設在野馬南山和烏蘭達板山東部的野馬鎮;這裡四通八達,兩山夾著的甘泉水上游平原水源豐厚、土地肥沃,是當郡治最佳之選,為了紀念死守甘泉營的將士,楊集建議郡名甘泉郡,郡治所在縣則叫甘泉縣。

錫鐵山以東、祁連山以南、青海南山以北、日月山以西為一郡,名字就用古的西海郡,而青海南山以南,則是成立河源郡。

但是吐谷渾現在太亂,每個部落實力雖然都很弱小,可是每個部落等於是一個小國,都有自己的文化習俗,而形同國王的酋長更是有著自己的私人軍隊,大軍在的時候,還能令他們規規矩矩、老老實實,可大軍一旦退出高原,這些酋長未必聽話、未必會遵照官府的要求,推行大隋政策。

治理前期,最好是成立西海道行臺尚書省兼管三郡、慕容兆、党項羌,以確保朝廷從軍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上控制這些地方。

與此同時,西海道行臺尚書省的創立,還能起到監督、監管郡縣官員的效果,免得那些官員為了一己之私,對當地百姓進行殘酷索賂、殺良冒功,致生邊患。

對此,楊廣深以為然:昔日的史萬歲就是因為無人監督,對南寧州、益州南部百姓進行殘酷的屠殺和盤剝,導致大隋在西南方統治很不穩定,邊患頻頻。所以成立西海道行臺尚書省就很有必要了,未免西海道行臺尚書省和三郡縣的官員狼狽為女幹,楊廣還打算把三郡納入涼州,由楊集和州牧府管行臺省。

另外就是楊集劍指西南、逼走党項的戰略,已經引發了楊廣的興趣;雖然楊廣對蘇毗的國土還沒有意向,卻也不允許大隋西南再出現一個類似吐谷渾的國家。但是不論怎麼說,現在的吐谷渾都需要一名大將坐鎮才對,而張須陀文武雙全、大公無私、品德優良,由他擔任行臺尚書令、兼管行臺省軍政事務,楊廣很是放心。

楊廣寫了三道任命書,連同楊集那份建議,一起推到楊昭面前,吩咐道:「即刻將衛王的區域劃分建議、任命書遞送議事堂,令三省擬出正式行文,下發涼州。」

「是!」楊昭應命一聲,連忙躬身接過。

「稍等!」楊廣叫住了楊昭,又寫一份任命書,任命麥鐵杖為行省兵部尚書、河源郡太守兼總管。

按楊集的區域劃分方式,河源郡分為南北兩個縣,北方的遠化縣縣城是現在的曼頭城、赤水縣縣城是現在的積石鎮,而郡治是北方的遠化縣。

這個郡北抵西海郡、東邊是澆河郡和臨洮郡、西邊是甘泉郡,而南方和党項、慕容兆部、蘇毗接壤;而麥鐵杖這個「老賊」和楊集臭味相投,他來當郡守、總管的話,定能領會楊集的意思,成功將拓跋赤辭逼走。

寫完這道任命書,楊廣又寫下一道詔書:令楊集將吐谷渾亂七八糟的後繼交給張須陀、楊善會、李靖等州牧府官員處理,他本人和楊義臣立刻率領三萬精兵入京,伴駕北巡。

楊集的西南戰略雖好,可他對於西南那些小國、小族一點都不瞭解,具體如何操作、有無操作必要,得當面和楊集商議才好。當然更重要的是,楊集送來了隴西李氏通敵賣國大量的罪證,這些也要當面詳談。

楊昭等父親寫完,忽然想到了一事,又問道:「阿耶,薛將軍和薛將軍、麥將軍若是離開,鄯善和且末、敦煌怎麼辦?」

楊廣想也不想的說道:「令他們的副官馮孝慈、宋老生、權旭接替!」

「喏!」楊昭記下楊廣之言,喚來幾句在殿外候命的內侍,一起帶著墨跡未乾的任命書、詔書走了。

楊廣看了看薛道衡、元壽的奏疏,嘆了一口氣,自言自語道:「關隴和山東、中原等等世家門閥勢力已經有了

聯合之兆;而衛王卻是孤身一人。他現在四面皆敵,肩膀上的壓力實在太大了。唉,我得找個人幫他分擔分擔。」

只是一時之間,楊廣心中卻沒有一個合適的人選,他忍不住向待命的楊安問道:「長秋令,你說誰可以幫衛王分擔一二呢?」

楊安猶豫了一會兒,輕聲說道:「聖人,關在內侍省那兩個,也不知合不合您意?」

楊廣皺眉道:「你是說老四和老五?」

「正是他們!」楊安小心翼翼的看了他們一眼,行禮道:「聖人,我也不知他們合不合適,但是我認為關隴貴族和山東士族最恨的人是反王諒,其次是才是衛王。而單獨拿關隴貴族來說的話,他們所恨的第三人,應當是蜀王秀。」

「咦!」楊廣眉頭舒展開來,他驚訝的看了楊安一眼,笑著說道:「照你這麼一說,還真是如此呢!」

「或許這就是聖人可以運作之處。」楊安跟著楊堅、楊廣久了,對於中樞的鬥爭,知之甚詳。

楊廣越想越覺得大有可為、妙不可言,他大點其頭的連聲道:「不錯、不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