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隋主沉浮> 第590章:奪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90章:奪權 (1 / 2)

“史刺史,這兵,我們益州該出。”趙綽雖不懂軍事,可大勢還是知道的,他一一分析道:“党項羌位於益州頭頂之上,就跟施壓於涼州的吐谷渾一樣,雖然大隋和党項羌雖然沒有發生什麼大戰,可是雙方的斥候經常會發生征戰。而且党項羌首領拓跋赤辭在吐谷渾的支援之下,這些年在高原之上拉開了擴張的序幕,佔領了嘉良國的大量地盤,將地盤從黃河、大渡水之間擴大到了瀘水上游,並以西北向東南之勢向同昌、汶山、蜀郡包抄而來。若是任由党項發展下去,益州西部很快就會出現一個類似吐谷渾的大威脅。”

“既然衛王的使節已至蜀郡,不管益州願不願意出兵,都得出兵;而且還要全力去攻打党項羌。只要佔領党項羌整體或部分地區,那麼就能和衛王奪取的吐谷渾地盤連成一片,而益州的戰略空間就會得到擴充套件,到時候,也能給朝廷、衛王一個交待;如果在楊集求助的情況下,益州這邊毫無作為,事後根本無法向朝廷交待。”

聽了趙綽這番話,史萬歲點頭不已,這個老趙平時雖然陰陽怪氣的,可在大是大非面前,從未讓人失望過,他將目光看向軍事上的第二把手楊武通,問道:“楊司馬,你認為呢?”

“史刺史,卑職贊同趙長史之議。”楊武通向史萬歲拱手道:“衛王是當世名帥,他打了這麼多年的仗,不僅百戰百勝、擊潰了無數強敵,難得的是從未向其他人求助。但是他這次卻要求我們協同作戰,可見信上提到的吐谷渾氣候獨特令他有了極大的顧慮。”

說到這裡,楊武通看了看皺眉不語的郭行方、躍躍欲試的龐玉,接著又說道:“吐谷渾地廣人稀,要是吐谷渾真如信上所說,只有七八個月時間可以讓隋軍作戰,單憑涼州之力,今年很難拿下整個吐谷渾。我們作為大隋的臣子,不管是從大隋王朝的利益出發,還是從益州的戰略來說,此戰都要出兵。”

旁邊的主薄郭行方猶豫半晌,說道:“可是沒有朝廷的答應,這兵,出得了嗎?”

這只是其一,其二,郭行方不想幫助楊集,他不想“救”楊集的主要原因還是世家天下。

作為旁觀者、事後諸葛,郭行方從涼州的政策中不難看出,楊集在對待世家的問題上,實際上是留有餘地的;楊集並不是讓天下世家絕跡,而是希望涼州豪強把大隋立國之後的不法所得、不法分子交出來,好讓他平息民怨,然後再交一筆罰款,這樣就了事了,日後只要遵紀守法,他就不會去找大家的麻煩。但是涼州世家和豪強過慣了大富大貴、錦衣玉食的生活,楊集突然叫他們倒退幾十上百年,誰願意啊?

之所以被楊集紛紛整死乾淨:一是的改革力度前所未有,以前也沒有人敢這麼幹,使涼州世家豪強心裡上準備不足;都認為楊集和以前的“改革家”一樣,都是為了仕途更加順暢,便以高喊口號的方式來博取民心,事實上不會真正的有所作為;頂天,就是拿下幾個貪官汙吏來應付。

二是涼州乃是大隋王朝第一個改革的大州,涼州豪強嚴重輕視了楊集的魄力,於是在他改革過程中,紛紛使絆子;這便徹底惹惱了楊集,使他將打擊範圍從最初的抓捕地方豪強不法子弟、擴大成了整個家族,最終導致涼州豪強紛紛倒下。

等他們意識到楊集只想就事論事、只想拿走他們六七成利益和資源的時候,已經晚了。而楊集受到巨大收穫刺激,以及朝廷的支援,便響應當地百姓的心聲,索性就把改革進行到底。

楊集在涼州的做法,除了把涼州豪強弄死弄殘之外,而且嚴重影響到與涼州接壤的益州、雍州;但凡涼州有什麼新政策,往來不絕的商旅都會把這些新政策、以及好處用意帶到益州和雍州各郡。再經過人們誇大其辭的、口口相傳,便讓涼州成為許多老百姓十分嚮往之極的世外桃源。

別的地方姑且不說,但是益州人口最稠密的成/都平原各郡縣

,到處都在流傳著涼州美好、政策好的論調;老百姓被蠱惑之後,再看看自己的處境,就更向往涼州的種種利民政策了,做夢都希望這種改革也推廣到自家門口。

聲勢浩大的民意,也讓諸如郭行方等益州世家人士產和了濃重的危機感,而且意識到成/都平原已經具備了大改革的民心基礎。如果異常強勢、與楊集同進同退的皇帝將涼州之法推廣開來,勢必對益州世家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也是因此,郭行方在對待楊集的問題上,有了極大的私心,不支援出兵援助涼州。

“郭主薄此言差矣!”楊武通搖了搖頭,緩緩的說道:“戰事瞬息萬變,刻不容緩。如果先向朝廷請示再決定是否出兵,時間已經錯過了。我們可以一邊向朝廷彙報、一邊積極備戰。”

“楊司馬所言極是!”兵曹龐玉亦道:“從實利方面上說,如果拓跋赤辭率軍北上,我們輕鬆就能攻佔党項,將入納入大隋版圖,這是大功一件;如果拓跋赤辭沒有動兵、雙方沒有開戰,但是我們也有牽制之功。所以我認為這是一場從天而降的功勞,不能就此錯過。”

“往壞處考慮的話,我們要是沒有響應衛王協同作戰之策,放任拓跋赤辭向北進軍,党項就會成為吐谷渾戰役的巨大的變數;到時候,涼州軍勝了還好,如果兵敗而歸,我們至少有一半責任。所以這兵,出也得出、不出也得出。”

“說得好!”史萬歲撫掌而笑:“就依三位之言,這兵,我們出了。”

益州有四塞之險、易守難攻,朝廷防止有人在這裡割據一方,便在蜀郡綿竹縣、金山郡縣神泉縣中間的鹿堂山一帶建立了一座大營,並且部署了四萬戰兵;這裡水陸交通便利、四通八達,很快就能抵達蜀郡、汶山、金山、新城四郡。

除了這支大軍,比較安寧的益州中北部各郡,各有一到兩千名郡兵;此外,同昌郡、宕昌郡因為和吐谷渾接壤的緣故,各有五千邊軍。要是將這些兵力一一收攏起來,史萬歲可以動用的軍隊、至少有五萬人。

一想到自己可以大戰一場,史萬歲興奮之極。

誰知不等他做出部署,趙綽便拱手道:“史刺史,卑職認為楊司馬可為統兵大帥、龐兵曹為副帥!”

史萬歲聞言愕然:楊武通雖是不錯,可是比我老史,好像大有不如吧?

老趙,你怎麼能夠撇開了我呢?這不是從高個裡挑矮個嗎?

難道你們以為我史萬歲好說話,就想架空了我不成?

念及於此,史萬歲臉色變得相當難看了,他虎著臉問道:“為何不是我呢?”

趙綽神色淡淡,拱手道:“此役過後,吐谷渾和党項將歸大隋所有,不出意外的話,朝廷將會把党項劃入益州。”

史萬歲點頭道:“這話是沒錯!可是和打仗有什麼關係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