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客氣了,國事不容耽擱,我能理解的。」李淵拱手還禮,他話音一轉,很是風趣的笑道:「不過大王人不到,禮物可不能少!」
「必須的!必須的!」楊集也笑了起來,人不到,禮物確實不能少,這是權貴圈子裡的基本禮儀;就像元家、崔家,明明恨他恨得要死,可是他兒子出生、納妾時,禮物照樣不少。李淵也正是知道這一點,才故意這麼說的;如果李淵面對的是不想送禮、或者送不起禮的人,也不會補上後面那句話了。
李淵還要去殿內省辦公,不再提「禮物」之事,頗為遺憾的說道:「家母年紀大了,尤其想念親人,本想請兄弟姐妹聚一聚;而我也想找個機會與大王聊聊家常,同時讓子侄們好生向大王學習,既然姨母也要去涼州,看來只能等下次了。」
京城近來風傳楊集和楊廣出現裂痕的訊息,一些人也本著趨利避害之志,默默地疏遠楊集;但李淵現在作為天子近臣,知道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楊集年紀輕輕便當上大權在握的涼州牧,其中固然是他戰績、能力所致,但也離不開皇帝的信任,若非如此,皇帝焉能讓楊集再去涼州坐鎮?而且就算楊集失去了涼州牧之職、沉寂一段時間,
但是以他的年紀,復出也只是時間的問題罷了。可是那些不明就裡的人,僅僅只是因為毫無實據的風言風語就疏遠,實乃是短視之極。如果楊集真的沉寂了,他李淵非但不會疏遠,反而會在他失勢之時,加強雙方關係。
現在聽楊集說要馬上就回涼州了,也使李淵愈加堅信自己的判斷,心中更是想著讓自己的孩子和楊集多多交往;這對李家、對他們絕對有利無害。
遺憾的是,楊集即將遠行。
長孫晟與李淵交系極好,明白李淵既有復興家族之志、也有結交皇族大員之心;聽他這麼一說,便大致猜出李淵交好楊集的用意,便微笑道:「年輕人自有年輕人的交流方式,老一輩貿然插手,只要讓年輕人感到拘束、不自在。而且讀萬卷書,不如上戰場一次,如果叔德有心子侄向大王學習,去涼州走一遭不就行了嗎?」
李淵聞言,忍不住在心中暗罵自己糊塗,連忙又向楊集說道:「大王,建成對涼州方方面面推崇倍至;回來後,一直向他兄弟說涼州,引得眾人對涼州神往之極。我打算讓他們去涼州增長一番見識,不知可否?」
楊集以為李淵只是順著長孫晟的話,客套客套而已,於是笑著說道:「涼州雖然變化很大,但也不是什麼人間樂土,不過唐公要話放心的話,只管讓他們去涼州好了。」
聽著楊集前半句話,李淵本是感到失望,可後面那一句,讓他心頭大喜,拱手連連:「年後,我就他建成帶他的堂兄弟過去跟大王學習學習!」
楊集為之愕然,我就意思意思一下,你竟然當真了?不過話已經說出去了,他也只能說道:「你看著辦。」
「那我們說定了,等他們到了涼州,如果不聽話,只管幫我收拾,休要給我面子。」李淵喜不自勝,可是想著殿內省還有諸多事務需要處理,又說道:「大王時間緊迫,需要準備,我就不打擾了,告辭、告辭!」言罷,李淵又向長孫晟拱了拱手,轉身就走。
長孫晟見楊集目瞪口呆,便笑著說道:「叔德以恢復家族榮耀為重,可他已經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人了,而這樣的年紀,卻只是一個殿內少監。他認為此生也就這樣了;現在,他不僅家族榮耀無法在他手中恢復,還擔心家族在他手上進一步沒落。所以他把希望寄託到下一代,努力為下一代創造人脈關係。這是人之常情,休要怪他功利心重。」
楊集聞言,哭笑不得。
唐高祖李淵,現在竟然對自己失望了、竟然放棄了他自己,再想到他在史上的成就,楊集也只能在心中說「時勢造英雄」了。他向長孫晟說道:「沒事的,我能理解。」
「你都理解就好!」長孫晟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既然決定同行,那我得再去鴻臚寺一趟,讓史鴻臚卿把答應我的,明天必須全部給我。」
「好吧!您自便!」楊集和長孫晟不僅是親家,而且在坑東/突厥的時候,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不需要客氣什麼。
長孫晟並沒有走,而是看了看四周,當他見到無人注意他們,便低聲向楊集說道:「宇文述是大隋最大的鐵商,而他這個人又比較貪婪,我擔心他借漠州地利之便,幹出什麼不利大隋之事;若是可以的話,你去警告他一番。」
楊集聽了這話,皺眉道:「宇文述接到任命的時間有好些日子了,難道他還沒有走嗎?」
「他打算明天北上漠州,昨天還請客了,可是去赴宴的人極少。」長孫晟默然片刻,又向楊集說道:「漠州不僅是我大隋進軍高句麗的關鍵要地,而且還是你打下來的。你對漠州的瞭解,以及重要性,比任何人都清楚。」
楊集知道朝廷官員一離開皇帝視線,就會放飛自我,到任之後,往往對轄地的少數民族進行殘酷、血腥的盤剝;當各個地方的少數民族活不下去,奮起反抗時,這些官員卻又賊喊捉賊、出兵鎮壓,然後成為朝廷的大功臣,獲得朝廷重賞。
楊廣先後當幷州大總管、揚州大總管,是從地方走向中樞的皇帝,他對地方上存在的逼良造反、殺良冒功等等現象、亂象,知之甚詳,所以他在御史臺之內,增設了司隸、謁者二臺。目的是給地方官員增加一道枷鎖,讓他們不敢向以前那樣過分。
思忖半晌,楊集點了點頭,向長孫晟說道:「漠州不僅十分重要,而且是一個多民族雜居的地方,一般人還真治理不了漠州,如果官員秉公執法、公事公辦也就罷了,如果官員貪贓枉法、欺壓良善,這個地方的百姓定然離心離德,背叛大隋。」
「我們這些常年和異族打交道的人,自然明白邊州局勢複雜,也知道邊州對朝廷的重要價值,但是朝廷外派的很多官員,一心想著升官發財。初到任上還好,可是他們一旦發現邊州不好治理,往往會採取逼良為賊的手段,然後再以「平叛」的方式實現升官發財的目的。至於朝廷威望、民心如何,他們根本沒有放在心上。」長孫晟嘆息一聲,道:「這就是我讓你去告誡宇文述的用意所在了!如果你把漠州的重要意義、戰略價值一一告訴宇文述,他定然不敢為所欲為,效果也比聖人單純的勸諫要好。」
「那行,我這就去宇文府走一趟。告辭!」楊集說著,向長孫晟拱了拱手,揚長而去。
「告辭!」長孫晟目送楊集離開,也轉過身子,又向鴻臚寺大院的西門走去。
為您提供大神碧海思雲的《大隋主沉浮》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669章:楊集遇無賴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