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薇信使用者規模在2017年首次出現的萎縮,國內使用者規模從4.7億萎縮到4.5億,海外使用者規模從2.6億萎縮到2.4億。
在移動支付方面,有後浪通這個強勢平臺,丁冬已經在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二維碼支付,支付規模超過薇信的5倍。
MIH承認薇信大勢已去,由此也嚴重影響到鵝廠控股的估值水平。
所以,MIH經過內部討論之後,願意出讓持有的21%鵝廠股權。
但是,在交易溢價方面,MIH幾乎寸步不讓,堅持每股轉讓價格為120港幣,相對於鵝廠控股近3個月交易均價溢價36%,相對於昨天的收盤價85.35港幣,溢價近40%。
我們分析認為,MIH不可能再折價了,每股120港幣的收購價,是他們的心理底線……”
聽完巫瓊華介紹,曾凡皺眉道:“MIH每股要價120港幣,我們收購21%的鵝廠股權,差不多要2400億港幣了,代價也太高了。”
張大龍笑道:“我倒是覺得,我們不一定要這麼急,等今年過去,丁冬國內使用者規模有望突破10億,海外使用者規模至少能達到6億,甚至可能衝擊6.5億到7億。
今年薇信的使用者規模進一步萎縮是必然的,再過一年跟MIH談判,或許不到2000億港幣就能拿下這部分鵝廠股權。”
楚陽看著章一明和黃箏等人:“曾總和龍哥都談了看法,你們幾位呢?”
結果,章一明和黃箏等人,大多都同意張大龍的看法。
楚陽點了一根菸,思考一陣後,突然笑道:
“2400億港幣,拿下鵝廠21%的股權,其實也可以接受。
這主要是一個時機問題,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丁冬的超快成長,打壓了薇信生存空間,不過,鵝廠的主要價值,一在使用者流量,二在高利潤的遊戲業務。
後浪控股做了鵝廠的大股東之後,後浪系和鵝廠系,才有機會攜手應對下一個網際網路時代。
相比於在元宇宙時代的領先來說,區區幾百億港幣的代價,實在不算什麼了。
後浪系如果能與鵝廠攜手,在元宇宙方向的研發投入,或許每年都會超過100億美金。
這是後浪系的大戰略,不容有失。
另外,後浪IM的IPO,也可以考慮啟動了,對於後浪系來說,資金永遠都是小問題……”
2400億港幣的超級併購,就這樣被楚陽給定調了。
曾凡、章一明和黃箏等人相視一笑,楚老闆還是一如既往的風格。
砸錢了事。
不過,哪怕是2400億港幣,300億美金出頭,對於如今的後浪來說,其實也真不算什麼。
最後,巫瓊華問道:“董事長,我們的資源來源是後浪傳媒和便宜購的股權質押?”
楚陽點點頭:“對,如果能透過股權質押滿足資金需要,就沒必要動用流動性資金。”
巫瓊華道:“好,那我們馬上與MIH展開最後一輪談判,爭取儘快簽署協議。”
3月6日,鵝廠控股突然宣佈股票停牌。
停牌原因是大股東MIH集團擬出讓持有的21%鵝廠股權。
交易對手,是後浪控股!
公告一出,舉世譁然,整個網際網路圈子都被雷得外焦裡嫩。
鵝廠大股東居然要易主了,接盤方竟然是如日中天的後浪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