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陽講了總體思路,接下來便交給大家思考和討論。
自己點了一根菸,開始喝茶。
很快,幾桿煙槍都點上了煙,不過這棟辦公樓有先進的智慧通風系統,會議室裡並不會煙霧瀰漫。
章一明思考一陣道:“董事長,各位同仁,後浪系目前能出海的平臺產品,我個人意見,主要還是丁當、丁冬和後浪通,同時在移動支付方面,丁冬和後浪通可以相輔相成。
鬥音的國際化,現在還為時尚早,再快也要等一到兩年,在國內使用者覆蓋基本到位之後才能考慮。
還有就是我們剛剛收購的北美音樂短影片y,目前仍是原來的創業團隊在操盤,將來鬥音出海,還涉及到具體整合的問題。
至於目前產品運營模式更成熟的後浪新聞,受限於海外各國的媒體輿論環境,以及智慧財產權政策,很難有海外複製的空間。”
黃箏道:“我同意一明的看法,我們能夠出海發展的平臺產品,基本上就這四個,海外發展涉及到本地化管理的問題,需要一步步摸索,步子不宜邁得太大。”
張大龍接著道:“我個人與兩位總裁的看法基本一致,丁冬原計劃考慮在明年春節之後,大概3月或4月份出海,在亞洲、歐洲和非洲部分地區逐步設立運營公司,組建本地化的管理團隊。
不過,剛才聽了董事長一席話,我也覺得丁冬的出海計劃有必要提前,需要及時趕上薇信在海外的發展。
至於丁當,在國內市場進入深耕階段,在海外市場,隨著我們與RNG攜手合作,兩家公司互補性很強,丁當有希望迎來快速拓展階段,RNG也會因此拓展出新的大客戶。
所以,我的建議是,在IM業務這一塊,在國內市場穩步發展的基礎上,開始集中資源大力拓展海外市場。”
林彬道:“後浪通的出海計劃,我們專案公司內部已經有過幾次討論,勢在必行。
目前在國內市場,受益於早期的二維碼支付拓荒,後面的便宜購購物節,以及丁冬和鬥音先後兩次大型營銷活動,後浪通現有使用者規模已經接近7個億,完全領先於知付寶。
我們專案內部的想法是,後浪通出海,第一步的重點還在於每年走出國門旅遊的上億國人,先期考慮在海外熱門旅遊地區向當地商家和機構推廣,用國人在海外的消費來帶動。
其次,就是像國內市場一樣,為海外的丁當和丁冬使用者開放後浪通支付介面。
我們計劃用兩到三年時間,接入全球主要貨幣的支付與結算。
當然,涉及到國際貨幣結算,有很多複雜的技術性工作要做,而且要得到央行批准。”
隨後,曾凡和張嵐也發表了意見,巫瓊華、姜雪和許歆,也從各自角度談了看法。
秦燕茹一直在當聽眾,主要是過去一直在負責單純的紀檢工作。
徐峰純粹是為大家做後勤服務的,資歷也淺,自然也沒有開口。
等大家都談完了,等著自己總結和表態,楚陽便又點了一根菸:
“這次的高層會議,原則上是一次思維碰撞,主要任務是釐清後浪系的發展現狀,和未來幾年的發展方向。
後浪系的誕生與發展,得益於這個華夏復興時代,我們人口基數很大,經濟發展很快,內部市場足夠大。
按照經濟學界的一種觀點,按購買力平價計算,華夏在去年就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了。
後浪系發展到現在,在國內市場重點佈局基本完成,現金流很不錯,而且不缺資金。
這樣穩步發展下去,一直守住國內市場,也會活得非常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