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社要轉型新媒體時代,經營上穩定的現金流是最基礎的需要,沒有資金投入,不能吸引粉絲關注,就會被無處不在的自媒體淹沒……”
崔永華笑道:“維民部長,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楚陽這些話還是有些道理的。”
陳維民抽著煙,點頭:“報社重建的工作,的確不能再拖了,工作我來做,就考慮原址重建。不過,你們為什麼會突然冒出做幼教的想法?”
楚陽道:“維民部長,做私立幼兒園是我建議的,崔社長擔心政策受限。我站在報社職工個人的角度,覺得能掙錢的事,就可以去嘗試。
報社記者編輯,本來應該是一份收入不錯,比較體面的工作,未來在新媒體衝擊之下,報紙廣告收入下滑是必然,是可以預見的。
辦幼兒園,搞教培,報社職工入股,大家多了一份收入,生活更有保障,更能應對報社的轉型期。
後浪傳媒與報社職工聯合舉辦幼兒園,總好過社會上那些純粹的社會辦學,報社畢竟是一家單位,有威信力,也注重自身形象。
後浪傳媒未來壯大了,按照維民部長的希望,肯定會在虹陽尋找專案投資的,虹陽有不下於20萬的科技型人才,也是後浪傳媒發展所需要的……”
陳維民認真想了想:“這件事,我不反對,如果不是以報社的名義投資,政策上應該沒什麼限制,你們自己協商解決就行了。”
崔永華和楚陽相視一喜,只要能做,崔永華還是真想做的。
陳維民又看看楚陽:“楚陽,上次在報社,你說你要停薪留職,具體的想法是什麼?”
楚陽解釋道:“維民部長,[後浪新聞]這個專案,現在只是剛剛啟動上線公測,這個專案是後浪傳媒未來發展的基石,我們希望能將它做到有全國性影響力,一流的甚至是排名第一的產品。
接下來,等[薇信]專案完成轉讓之後,[後浪新聞]這個專案會招收很多人馬,員工數量可能達到幾百人甚至更多。
到時候,我就必然駐紮在特區大本營,推動公司完成公司化治理,搭好基本的組織結構。
所以,我希望能停薪留職,只是保留一個媒體從業者的正式身份。”
陳維民又看著崔永華:“崔社長,具體問題具體研究,針對楚陽這樣的人才,不一定非要停薪留職嘛。”
崔永華馬上點頭:“維民部長,這件事我們會召開黨組會認真研究,楚陽同志是對報社有重大貢獻的職工,應該可以特殊對待的。”
兩人出了市委大院後,崔永華很興奮。
“我就知道,帶上你過來彙報工作,這事準能成。”
楚陽笑道:“社長,別高興太早,你還是去頭疼報社大樓重建的資金吧。”
崔永華頓時頭疼了:“是啊,加上那2000萬專項援助資金,等大樓建好,報社的家底也完全空了,還得欠不少債,到時候只怕工資發放都困難。”
楚陽道:“哪怕開了年就動工,也需要兩年時間,兩年,報社可以做很多事了,幼兒園專案可以回哺職工,不會有大問題的。”
今天,報社的軌跡終於發生重大變化,楚陽還是挺高興的。
前一世,自己一直在報社工作,到了2020年,工資表上就5000多塊錢。
像陳林這樣的招聘記者,一月收入才三四千塊,真的挺慘,這份工作哪還有一絲體面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