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初,討逆將軍說的不錯,你是盟主的最好人選,但不能不顧及太傅的安全,況且還有很多袁氏族人滯留在洛陽。”
作為朋友,曹操開始勸袁紹,因為鄭寶說的並不是危言聳聽。
“我等會盟討伐董卓,早就將身死置之度外,豈能因我叔父安危,便退縮?”袁紹大義凜然的說道:“討逆將軍所言沒錯,然我袁紹若是擔心董卓會遷怒袁家,便不會起兵響應諸位了。”
這話說的好,說的有水平,在場眾人聽了都暗自點頭,覺得袁紹明大義識大體,當盟主綽綽有餘。
人家袁紹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鄭寶很識趣的放棄盟主的爭奪。
“公之高義,吾不及也,願推舉公為盟主,帶領各路大軍殺入洛陽,剿滅董賊。”鄭寶向袁紹拱手道。
這下好了,鄭寶都推舉袁紹了,盟主之位自是袁紹的。
確定袁紹為盟主,大家當即歃血為盟,由袁紹宣讀誓詞,討董聯盟正是成立,袁紹自領車騎將軍,曹操行奮武將軍事,由袁術總督糧草,其他各路人馬聽命行事。
也不知道是袁紹公報私仇還是怎麼的,當了盟主後,直接任命為鄭寶為聯軍先鋒,帶領揚州兵馬先行挺進。
當先鋒便當先鋒,鄭寶也不挑,他對自己麾下的將士有信心,會盟結束,當即戰袁術領了半月糧草,拔營離開。
為什麼要半個月糧草那麼多,因為鄭寶擔心袁術在背後使壞,會在糧草供應上動手腳,孫堅就是這麼被坑的。
揚州人馬突前探路,從酸棗一路殺進司隸,董卓麾下西涼軍探知關東聯軍先鋒是鄭寶時,嚇得不敢接戰。
揚州軍往前走,他們就往後推,直到懷縣地界,鄭寶才遇到西涼軍零星的騷擾。
小股敵軍,鄭寶通常是不管的,除非西涼軍出動千人以上的人馬。
……
洛陽,相國府邸。
董卓得知鄭寶加入關東聯軍,氣得摔壞了滿屋子鄭寶,打殘了四個侍奉宮女。
他以為鄭寶回到揚州會安定下來,好好經營,誰曾想這人就是閒不住,處處跟他作對。
是可忍孰不可忍!
董卓決定給鄭寶來一次深刻的教訓,他要讓鄭寶知道,今日不同往日,入主洛陽後,他董卓已然崛起,大權在握,不是誰都可以挑釁的。
據前線彙報,鄭寶只帶領一萬精銳為先鋒,為聯軍探路,董卓為了吃掉鄭寶的這些人馬,讓華雄領兵五萬為先鋒,先與鄭寶碰一碰,再讓呂布領兵五萬,合華雄的五萬人馬共計十萬人,誓要在聯軍大隊趕到之前,吃掉鄭寶的揚州軍。
關東諸侯中,董卓最恨的就是鄭寶,其次是袁紹、袁術兩兄弟。
他袁家的袁隗在朝中那麼配合,為什麼袁紹和袁術不能乖乖的待在各自之位上,好好的當他們的太守和將軍呢?
非要趟這渾水?
既如此,董卓也不是心善之人,袁紹當上盟主,正帶領各路大軍進擊洛陽,那袁隗的小命就沒了。
當晚西涼軍殺入太傅附中,袁氏滯留在洛陽的族人死傷慘重。
……
懷縣,鄭寶臨時駐軍之地。
長沙太守孫堅帶兵趕到,與鄭寶合兵一處,長沙兵是聯軍中行動速度僅次於揚州兵的,他們不屬於先鋒,卻跟上了先鋒軍的節奏,追到懷縣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