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各州郡牧守們決定會盟,一起進攻董卓,初定的會盟地點在酸棗。
九江郡距離酸棗挺遠,因此得到訊息時,鄭寶立即下令進軍,以免誤了時間。
剛回來就要出征,鄭寶也是沒有辦法,在洛陽時,他麾下有一半軍士是原來董卓的西涼軍人馬,實在是不敢用。只能回來帶上純正的九江軍北上。
騎兵當中,有一半人是還沒有參與過血戰的,好在另一半人是鄭寶從洛陽帶回來的,見過大世面,以舊帶新,倒也不用擔心戰力下降的問題。
三千步卒中,弓弩手佔據多數,這是鄭寶特意這麼配置的,因為董卓麾下,強力的是騎兵,兩軍交戰,盾陣頂住壓力之後,需要弓弩手的遠端支援。
除了五千戰兵,押運糧草的輔兵還有兩千人,這些輔兵都是從九江屯田兵裡面擇優挑選出來的,有一定的戰鬥經驗,需要的時候,隨時能當預備隊用。
這次出征的糧草官是九江屯田校尉車羨,主要工作是負責給前線將士押送糧草器械,必要的時候,參與戰鬥。
接到任命時,車羨整個人激動得不行,他能參與出征,而且還是那麼重要的糧草官,可見鄭寶已經接納了他,接納了整個歷陽的世家富戶。
領教過鄭寶那種不講道理的惡人手段,車羨自始至終都在矜矜業業的屯田,為九江做出了重大貢獻。
鄭寶派他押送糧草,有這方面的考慮。
有功之人,要繼續讓他發光發熱,突顯自身價值。
五千戰兵加上兩千輔兵,鄭寶帶著七千人號稱一萬精銳,浩浩蕩蕩出九江,進入豫州地界,全速前進,直奔酸棗。
……
此時的酸棗,已經建好了連營,確保每一路領兵前來會盟的軍隊都能及時落腳歇息。
鄭寶是最後一個趕到的,此前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長沙太守孫堅、北海太守孔融、山陽太守袁遺以及曹操、公孫瓚、張超等人都先一步領兵到來。
揚州兵馬到來,自是受到各方熱情接待,鄭寶曾領軍在洛陽趕跑董卓,他的到來,讓各路人馬都安心不少,起碼在心態上,要比之前強很多。
連營中央的校場中,各州郡牧守坐在一起,商談進軍。
東郡太守喬瑁首先說道:“董卓老賊滅國戮君,諸位今日齊聚酸棗會盟,當推舉出盟主一位,主持進軍之事。”
“沒錯,我等若不統一軍令行動,各自為戰,恐為董卓個個擊破!”
曹操接著說道:“我等的確需要一位盟主主事,我推舉揚州刺史鄭寶為盟主。”
“鄭使君在洛陽曾擊敗過董卓,西涼軍士個個畏懼,我同意。”長沙太守孫堅說道。
他們這些人,真正和董卓動過手的,就鄭寶一個,其他的只能算了解董卓,像曹操這種刺殺不成跑路的,在孫堅看來,就不適合領導他們。
孫堅是比較敬重強者,而袁術就不一樣,他出自袁氏,比較重視出身,鄭寶的出身他瞧不上,自是不願意被鄭寶領導。
“鄭刺史為盟主,只怕年紀太小,乳臭未乾難以服眾吧。”
袁術陰惻惻地說著,很明顯,他對鄭寶當盟主這事兒持反對意見。
“誰說難以服眾?”公孫瓚不樂意了。
他起身對鄭寶拱手一禮,隨即說道:“討逆將軍與董卓同在涼州平叛,後在洛陽擊敗董卓,此等能力,敢問在坐諸位,還有誰能做到?”
“我公孫瓚,推舉討逆將軍為盟主。”
公孫瓚正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