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逆將軍,別來無恙?”
董卓打馬上前,與鄭寶和氣的打招呼道:“沒想到在這兒能碰上。”
“是啊,緣分當真妙不可言,董將軍也是接到大將軍調令前來?”鄭寶問道。
“正是,我見洛陽火起,遂帶兵前來,得知少帝被宦官劫持至此,特帶兵前來護駕!討逆將軍一路辛苦,何不原地休整一番?
”董卓笑道。
他身後跟著的一萬人馬,相比鄭寶的那點騎兵,人數上佔優勢,遂擺出一派當仁不讓的架勢。
這小皇帝,歸我接。
董卓的意思是,他不想在這個時間點與鄭寶發生衝突,希望鄭寶識時務,將這份功勞讓給他,主動退去。
董卓這話說的出口,鄭寶已經知道他不準備念及舊情,想獨吞救駕之功。
既然如此,那便沒什麼好說的,小皇帝就在北邙山,正往這邊趕來,他是不會讓路的。
“既然董將軍也是來迎接陛下的,不如同往?”鄭寶冷冷的說道。
他年紀小,但不傻。
這麼好的露臉機會,沒理由讓董卓獨享,他是從九江那種小地方出來的,比董重更需要露臉的機會。
董卓聽到鄭寶建議一起去借小皇帝,索性也不裝了,拉著臉道:“討逆將軍確定要與本將軍同行,就憑你這兩千騎兵?”
“兩千騎兵,對上董將軍的一萬人馬,未必沒有勝算!”鄭寶正色道。
當真要搶功,打起來的話,他麾下都是騎兵,機動性好,一對五還是有機會的。
雙方劍拔弩張,大有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的架勢。
見此,董卓的大女婿李儒小聲勸了幾句,董卓聽了直點頭,瞥了一眼鄭寶,道:“既如此,你我一道去迎接陛下!”
鄭寶不清楚李儒給董卓說了什麼,雙方沒有立即動手,對他來說是好事。
就這樣,鄭寶與董卓兩支人馬一左一右,一起出發,前往北邙山。
天微微亮時,一輛牛車從山裡出來,後面跟著一幫衣衫襤褸的朝廷公卿大臣。
看到牛車時,鄭寶和董卓便下令將士們停止前進,列隊等候。
乍一看見前方出現大隊人馬,公卿大臣慌作一團,唯有尚書盧植和前太尉崔烈擋在牛車前,不住安慰小皇帝。
小皇帝劉辯被張讓等人劫持,本就嚇得不輕,後面又有河南中部掾閔貢逼迫張讓、段珪等宦官投河自盡,更是驚恐不已。
如今突然看到一大群悍勇軍士整齊列隊在前,頓時嚇得哭了起來。
“爾等何人,見陛下車架,還不速速回避?”崔烈跑到佇列前,指著董卓何鄭寶斥責道。
“迴避?我等奉命前來迎接陛下回宮,豈有迴避之道理?”
董卓不鳥崔烈,將其扒拉開,徑直走向牛車,鄭寶見此,跟著上前,對接崔烈拱手示意,也走向牛車。
許褚、張多、華雄、牛輔、李傕、郭祀等心腹將領緊緊跟隨,崔烈被這群人擠到路邊,敢怒不敢言。
剛才董卓說得很明白,他是來接小皇帝的,不會迴避。
“兩位將軍,見到陛下何不行禮問安,如此粗野攔路,意欲何為啊?”
小皇帝身邊,一名九歲大的孩童突然厲聲喝斥,這位陳留王頗具氣質,就是聲音稚嫩了些,嚇不到人。
不過鄭寶和董卓還是老老實實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