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寶出發後,得到鄭峰派人送來的密信,大將軍何進擁立皇子辯即位,是為少帝。
其生母何皇后被尊為皇太后,臨朝聽政,何太后以其兄大將軍何進與太傅袁隗共參錄尚書事,執掌朝政。
何進大權在握,官宦集團利益受損,積極準備合謀做掉何進,依照先帝遺願,改立皇子協,守住自己的利益。
中平六年五月中旬,鄭寶帶領的六千兵馬趕至長安駐紮,與西園八校兵馬遙相呼應。
張讓、蹇碩等人以為萬事俱備,準備下手除掉何進,按照先帝遺願,立皇子協為帝。
可是謀事不密,被人告發了。
中常侍趙勝與何進的關係比較親密,平常沒少拿大將軍給的好處,值此立功的大好機會,他自然得牢牢抓住,遂將蹇碩的計劃以及往來書信洩露給了何進。
何進為當朝大將軍,軍權在握,得知蹇碩想害他,人證物證俱在的情況下,毫不猶豫帶兵滅了蹇碩,接管西園八校尉的兵馬。
為了警告那些想幫劉協上位的人,何進奏請少帝,將扶養皇子協的董太后趕出洛陽,還將驃騎將軍董重捉拿下獄,知道逃生無望,董重自殺,董太后得知此時,憂憤而死。
值此,東漢朝廷內,外戚的權力達到巔峰,無人敢頂撞何進以及何進的家人門客。
蹇碩即死,張讓等人手中無兵馬,鄭寶又孤懸在長安,遠水解不了近渴,為了活命,他們只好去求何太后收留。
一群老太監苦苦哀求,何太后心一軟,便答應庇護他們,張讓等人才在蹇碩死後,留存得性命。
中平六年七月,何進奏請徙渤海王劉協為陳留王。
當月,中軍校尉袁紹進言,請何進誅殺官宦,除惡務盡,何進即刻進宮跟他的妹妹何太后建議,罷免中常侍以下的官宦,改由郎官接任。
因為何太后答應要庇護張讓等人,便沒有答應何進這個建議。
太后不答應,加上官宦集團在東漢猖獗了近百年,根深蒂固,何進便不敢輕舉妄動,久而久之,張讓等人活得好好的。
在何進無計可施的時候又是袁紹進言,說可以召外部猛將豪傑進京,逼迫太后答應剪除官宦。
這個計策,何進覺得可行,那麼多將領進入洛陽,要求誅殺官宦,太后就不可能再保那些犯眾怒的官宦。
於是,何進下令召集外部兵馬進京,待在長安不動的鄭寶也得到了調令。
看完調令,鄭寶在背面寫了幾個字,然後將其卷好,交給許褚,讓他給鄭峰送去,還說鄭峰知道該怎麼辦。
鄭寶親自交代的事情,鄭峰的效率自然非常之高,沒多久,調令便出現在張讓、趙忠、段珪等人桌面上。
“何進匹夫,還是不願意放過我等?眼下形式危急,如何是好?”
張讓挺急的,這份調令是真的,鄭寶有一份,其他將領也會有,到時候外地將領齊齊逼宮,怕是何太后也保不住他們。
“想想辦法吧,我等不可坐以待斃!”
趙忠怒道。
“不坐以待斃,我等當如何?”段珪問道。
“咦~這背面有字?”張讓重新拿起桌面上的調令道:“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這是?”趙忠問道:“討逆將軍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