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51章 遲到 (1 / 2)

胡人求和,這一手著實讓趙延洵意外。

在向羅倫傳達旨意後,趙延洵便立刻召集了御前議事。

在京兩位閣臣,戶部兵部主官,以及樞密院兩位樞密使,此刻正往乾安宮趕來。

雖說所有事情,趙延洵都可以乾綱獨斷, 但他還要詢問朝臣意見,畢竟兼聽則明。

眾人來到乾安宮,在吳宏引導下進了一處偏殿,此刻趙延洵正背對著眾人,站在一處巨大的沙盤前。

西北半年多前才爆發戰鬥,只不過因為靖難之役的存在, 才導致其在國內熱度不高。

但實打實的說, 半年前的那次戰役,是正兒八經的國戰。

如今,朝廷精力在內部改革上,但趙延洵本人對西北局勢,亦是非同一般的重視。

所以他才命工部,根據已有資訊做出沙盤,眼下正好派上了用場。

“臣等叩見皇上!”

趙延洵微微轉過身,說道:“免禮,都過來看看!”

“謝皇上!”

眾人隨即起身,極為謹慎走到了沙盤前。

沙盤南邊,是天山北地和隴右三郡,北面則是廣闊的大草原。

沙盤上插著紅黑兩色小旗,很明顯紅色小旗代表晉軍部署,黑色小旗代表著胡人。

“諸位愛卿,根據錦衣衛的最新情報,才做出了眼下這個沙盤,你們都仔細看看!”

一邊說著, 趙延洵同時往御座走去,這個沙盤他已瞭然於胸,自然不需和大臣們一起看。

等他落座後,接著又說道:“上面的每一個面旗,等同於五千兵馬……”

“只不過,我軍騎兵數量較少,而匈奴人全是騎兵!”

駐紮在北地的朝廷軍隊,如今雖兵力也有十萬,但其中騎兵不過兩萬,正是那北上的兩萬禁軍。

禁軍雖全是一級士兵,但和從馬背上長大的胡人作戰,優勢其實並沒有太大。

遇到普通匈奴騎兵,可以做到一打三的水平,但遇上精銳匈奴騎兵,可能只有一打一點五的水平。

而二級軍隊,面對精銳匈奴騎兵,大約有一打三的水平,面對普通匈奴騎兵,則有一打五的水平。

只不過,以上只是簡單的推算,現實如何還得戰場上見功夫。

需要說明的是,晉軍如今守著天御關,根本沒必要和匈奴人硬碰硬,以上換算其實很難有用武之地。

“就在剛才,西北總督署傳來訊息說,匈奴人派了使者前來求和,對此諸位如何看待?朝廷又該如何應對?”

除了兩位樞密使和兵部主官,在場其他人對西北的局勢,根本沒有太多瞭解。

聽到趙延洵這些話,讓他們一時間接收了大量訊息,眼下只能儘可能的快速消化。

“皇上,胡人大軍正在集結,只怕議和沒多少誠意!”樞密左使陳安明皺眉道。

陳安明在大半輩子在隴右做官,經歷過許多次胡人叩關事件,對胡人的“習性”最是瞭解。

樞密右使關和泰接著說道:“蠻夷畏威而不懷德,皇上……我軍還是得做好開戰準備!”

其他幾名官員也都跟著點頭,顯然他們也不相信匈奴人,只因數百年來教訓實在太深。

趙延洵平靜道:“如今朝廷有多難,想必你們也清楚,大戰一起又不知要耗費多少錢糧,儘量把戰事拖遲一些也是好的!”

他倒不是怕了匈奴人,而是如今朝廷確實很難,趙延洵需要佈局的時間。

“所以今日找你們過來,是和你們仔細議議,講和之事該如何擬定條件!”

皇帝都在這樣說了,大臣們當然很識趣,便開始各自角度分析,如今朝廷能出得起的講和價錢。

眾人議論之時,另一頭的延壽宮內,張鳳秀神色間有些焦急。

這段時間,為了修復皇帝和太后的關係,他可是沒少操心和奔走。

好不容易請得兩位至尊的同意,今天下午一起去西苑聽戲,哪知時候到了皇帝還沒過來。

站在延壽門外,張鳳秀張眼望著宮道,等著打探訊息的侍女回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