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倫的擔心沒錯,趙延洵統治的大晉朝廷,財政已處於崩潰邊緣。
更準確的說,朝廷財政其實一句崩潰了,如今是趙延洵靠著軍隊彈壓,強行維護著朝廷統治。
若非是手中實力夠強,安找到現在這種治理模式, 底下官紳百姓早就造反了。
對於這一道理,站在最高處的趙延洵很清楚,所以他才迫切想要進行稅收改革。
唯有儘快解決危機,朝廷的統治才能維護,否則還是有可能崩盤。
事實上,如今除了通常意義上的財政危機,還有老天爺不給面子引發的天災。
喪屍的威脅暫且不談, 如今天氣變冷或會引發減產,也是非常要命的問題。
“肚子都吃不飽的時候,可沒人會在意什麼上下尊卑,禮教束縛……所以糧食有多重要,你們應該清楚!”
京城萬年縣戶部太倉外,趙延洵揹負雙手,在一班官員陪同下,正在視察倉儲情況。
這些糧食,乃是近期加徵的稅賦,如今已經陸續到庫。
嚴格來說,今日運達的三千石糧,對朝廷來說算不得什麼大事,至少不用親自來一趟。
可今日趙延洵來了,為的就是向朝廷百官顯示,皇帝對稅收一事的重視。
稅收牽涉著太大利益,難保有人抵擋不住誘惑,趙延洵就是要震懾這些人。
雖然半年多的幾次大案, 已震懾了許多人的貪心,但趙延洵也還是不敢放鬆。
跟隨他來太倉的人, 除了戶部的官員,還有本次科考一甲三進士。
通常來說,一甲三人該入翰林院,其他進士則按入各部衙觀政,然後再依表現授予官職。
現在的情況是,趙延洵讓這些人全都入部衙觀政,打算三個月後就授官去治理地方。
如今中原流民陸續開始安置,地方官的缺口比較大,事情繁雜很考驗能力,讓這些新科進士鍛鍊再合適不過。
“餘承堯……”
“臣在!”
“你去南方督促稅收,可有人與你為難?”
“這……”
轉過頭,趙延洵平靜道:“實話實說便是……”
“遵旨!”
餘承堯答道:“回稟皇上,本次徵稅雖有嚴刑制約,但還是有人瞞報漏繳,地方官府已將涉案者嚴懲!”
停下腳步,趙延洵轉過身,看向了三位新科進士。
“繳納賦稅,又不是要人性命,你們說……這些世家大族,為何想方設法和朝廷作對?”
“難道說,要他們的錢糧,真就比要他們性命還難?”
這些話,明顯是問三位新科進士,所以餘承堯只勾著腰沒說話。
眾人不答,於是王歆開口道:“回稟皇上,南方士紳避稅,已成了上百年的習慣,一時半會兒改不過來,所以才會鑄成大錯!”
“如今朝廷聲威日隆,任何與朝廷作對的人,都會受到嚴厲懲處,想必就這一兩年……夠所有人學乖了!”
王歆這話很直白,但也分析得恰到好處。
事實上,一甲這三位進士,看問題都很透徹,所以趙延洵才會對他們格外看中。
趙延洵又轉過身,繼續往前走著,餘承堯幾人立刻跟上。
“你們三個,都是少有的才俊,見識和思路,比部衙裡很多人都要強,如今觀政太屈才了!”
聽到這話,王歆三人有些驚訝,難道這是要給自己授官了?
“如今朝中大事,是中原和江西土地清查,以及流民安置,朕打算讓你們參與其中!”
“爾等可願意?”
去參與這些大事,不但能鍛鍊自己能力,而且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負,最關鍵還能“鍍金”,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