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查他們的罪惡,理所應當。
“心懷歹意,暗中資助倭寇的豪商,畢竟只是少數,可他們犯的是大罪。”
“凡查出一個,便又要再查與其來往之人。縱是不知情,也因關係密切,受到重重的責罰。”
劉翰墨苦笑道:“這般追查下來,蘇州的富賈豪商,倒有十之八九,都牽涉了進去,被抄沒家產,沒收田地,流放殺頭者,不計其數。”
“他們原來經營的商貿生意,也自然都停了。”
“本來沒有田地,淪為商賈貧苦僱工們也因此而流落街頭,喪失生計來源,蘇州豈能不蕭條?”
朱允熞聽得目瞪口呆。
原來弄到最後,最關鍵的一個原因,竟然是因為一系列的牽連。
吳亦庚行刺自己,蘇州的富商受到牽連。
走投無路之下,只好暗中資助倭寇,與其勾結,以求給朝廷施壓,放過自己。
結果又被查出來,不僅自身被處置,與之相關的人員,無論知情還是不知情,又都受到牽連。
這就像多米諾骨牌效應一樣。
蘇州城的富賈豪商,基本上都被牽扯了進來,難怪蘇州變得這麼蕭條。
說起來,這一切還真是因自己而起。
朱允熞斥道:“藍玉也是任性胡來,牽連之人太多,應適可而止,豈能全然不管不顧,擴大打擊面的?”
牽連在這個時代,是非常普遍的。
某種程度上,它有其正面意義。
比如說,家中有一個官員貪汙,但因此受益的卻是全家人,那集體付出代價,好像也沒什麼不對。
但牽連一旦擴大化,就會讓許多無辜的人,也捲了進來。
洪武年間的幾個大案,無不是如此。
但這是老朱有意為之,利用“牽連”實現其政治目的。
而全面打擊蘇州巨賈富商……
朱允熞並無此意啊!
但他略一思索,立即明白。
在外人看來,太孫與這些巨賈富商,似乎是較上勁了。
從加徵商稅,再到吳忘庚行刺,再到辦理稅證,開放經商資格……
巨賈富商對他懷恨在心,而朱允熞的打擊報復,亦是毫不手軟。
發生巨賈富商暗中勾結倭寇的事,藍玉肯定認為,這些人是衝著太孫殿下來的。
那他幫太孫殿下“報仇雪恨”,打擊起他們來,更是會毫不手軟。
這就能解釋得通,為什麼蘇州的大商戶,都牽連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