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管鄭和那邊到底如何。
大明朝廷要辦的事情依舊不能耽誤,朱允熞要操心的事情仍然還有許多。
土改的事情,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雖然出了一些小插曲,但也已經解決,無數浙江官員也已經落馬。
更有王鈍這樣老成持重的老臣相助,幾乎不需要朱允熞操心。
現在朱允熞真正擔心的,還是持續不斷增發紙鈔,不斷給百姓發錢之後的物價問題。
在朱允熞自陽山返回京師的路上。
所見所聞,都清晰無比的告訴他,大明京師的物價已經開始不受控制的飛漲!
只是因為甘薯也在快速推廣,大明境內更還有一些存糧。
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但若是持續下去,勢必會讓物價飛漲到一個讓百姓無法接受的程度!或許……第三帝國的故事,就要在大明身上重演!
五十萬馬克一塊麵包的事情,說不定真的會發生在大明境內!
而那時候……只需要一個如小鬍子一般的人物登高一呼,大明就會在旦夕之間消失!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完全可能發生的事實!
可朱允熞卻不能把這些事告訴給任何人聽,只能默默一個人承受著這些,並努力為大明尋找出路。
而想要抑制物價,首選自然是讓大明的物質產出豐富起來。
老百姓和地主得到的錢可以花出去。
而只要有購買力的錢,就不存在貶值的問題。
但這一點,卻因為鄭和失聯的緣故,暫時無法施行,於是朱允熞只能退而求其次,想辦法找到能夠消耗大筆財富的方法。
讓地主手裡的錢全部用出去。
否則地主豪紳手裡有著大筆大筆的錢,但他們卻找不到地方用,而且眼看著物價飛漲,手裡的錢不斷貶值。
他們也會急!
他們可是實打實失去了可持續生產糧食的土地!
但獲得的卻是隨時可能貶值成廢紙的紙鈔,這擱誰身上能不急?
所以朱允熞必須要想辦法為這些地主想一些出路。
把錢投入到可持續盈利的物質生產當中。
讓他們看到希望。
而朱允熞幫他們想的辦法,就是讓他們轉型!
從土地,轉移到其他方向當中去。
從原本的地主豪紳,變成一個又一個的資本家。
雖然資本家沒有一個是好東西,可又不得不承認,資本家相對於地主豪紳來說,又是相當進步和優越的。
資本家對於社會財富的迴圈運轉,幫助實在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