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訊息!殿下!好訊息啊!”
次日。
朱允熞剛走進文華殿,便聽到裡面一陣喧譁,剛要出言呵斥,就有諮政大臣跑了過來朝他恭賀。
“殿下!昨日新一期國債發行,百姓們紛紛踴躍認購!”
“光是昨日一天,京師的百姓就認購了五千萬兩的國債啊!”
“這還是因為戶部人手不足,一天最多隻能夠辦理五千萬國債的緣故!”
“大明國庫,從未有過如此充盈啊!”
但朱允熞卻沒覺得有多稀奇。
土改試點就在應天府,京師的百姓富裕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且京師百姓也收到百姓日報的影響最大,石見銀山的事情對他們的影響也最大。
踴躍購買,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而京師百姓如此,其他地方的百姓也會紛紛跟從。
十億國債,對現在的大明來說,想湊齊並不是一件無法辦到的事情。
可問題正如鬱新所說。
真正的難關還在後面!根本不是眼前!
不過眼下大家正是高興的時候,朱允熞也不打算打擊大家的熱情,而是說道:“甚好。”
“趁著國庫充盈,爾等立刻擬個章程出來。”
“全面土改,勢在必行!孤要在一年之內,將整個大明的田地,盡數收歸國有!”
“同時,讓所有窮苦的百姓,都有田耕,都有地種!”
土改的具體事務,自然是繞不開諮政處的,需得眾人合力,才能拿出個具體可行的辦法。
否則光是憑嘴巴說說,可辦不了實事。
這一日,朱允熞就在文華殿內,看著這群諮政大臣扯了半天的皮。
其中有的諮政大臣已經七老八十,可這吵起架的精神頭,卻比年輕人都還好上一些。
不過這架吵得也並非沒有價值。
商議了半天之後,他們還真拿出了一個不錯的方案。
以京畿地區為核心,輻射周遭,三月一限,逐步向整個大明擴散開來。
而在具體土改的時候,則是以軍屯衛所和官田為先,再每個村落挑選一個農戶為示範,逐步整改私田。
直至全部收歸大明所有。
這個方案,已經是所有方案中最為合理的方案。
並沒有一口氣想吃成個胖子,直接一道命令下去整個大明都進行土改。
畢竟誰也無法保證,當大明上面把土改的款項撥下去之後。
地方上到底會怎麼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