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山之上。
朱允熞平靜問道:“敢問兩位哥哥,派兵去圍剿陸前豬養,可有兵部行文,五軍都督府調令,軍務處批准?”
大明王朝剛建立的時候,設大都督府,節制中外諸軍事。
後來,老朱認為大都督府的權柄過重。
以“權不專於一司,事不留於壅蔽”為由,將大都督府一分為五,成為五軍都督府。
依大明體制,凡調兵作戰,必須要有都督府的調令和授權。
無令,軍隊不準妄動。
否則,必嚴加查處。
情節嚴重者,處死!
而兵部則管軍隊將官的考核,武官選授,升遷轉任,後勤徵兵,馬政驛傳。
等於將人事權和管轄權進行了分離。
理論上來說,調兵不需要兵部的行文。
但實際上,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而徵發民夫,調集糧草,就是兵部的職責。
故而,大部分情況下,軍隊出動,都需要與兵部協調。
後來,朱允熞監國理政,革新體制,又設了軍務處。
一應軍國大事,都要獲得軍務處的批准。
軍務處就在他辦公的文華殿處理軍務,因此其實就是都要經過他的准許。
只是朱允熞比較懶,凡是軍務大臣做了處理,大多數時候,他都是預設準許。
可這個程式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是不是預設,他會不會去查核,即使軍務大臣也不能事先知道。
只能兢兢業業的做好本份工作。
聽到朱允熞的詢問,朱允炆開口道:“當時我與三弟接獲訊息,一心只想立功,為四弟分憂。”
“也想要做一番事來,讓皇爺爺刮目相看。”
“我朱家子孫,絕無一個廢物。”
“所以沒有通知兵部,都督府和軍務處。”
朱允熥接言:“此事是我們不對。之前已經稟過。但也幸虧如此,否則,即使抓獲了陸前豬養,恐怕證據也會被銷燬。”
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朱允熞笑道:“還是二哥和三哥厲害,沒有調令,也能指揮千軍萬馬。”
老朱坐在那裡,靜靜聽著,一言不發。
火光搖曳,臉上的神色若隱若現,看不出太多的變化。
“第二個問題,二哥和三哥抓了那麼多的叛逆賊寇,進行審問,不知可有刑部的行文?”朱允熞又淡淡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