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農閒之時,閒著也是閒著。
唯有遇到興修河道,修道路,修城池這樣的大工程,百姓才會不堪重負。
“皇爺爺,孫兒是認真的,孫兒以為,當免除天下百姓所有徭役?”
老朱嚯地一下,站了起來,道:“胡鬧!”
他說完之後,看了朱允熞一眼,又緩緩坐了下去,氣息慢慢平息。
在老朱的印象中,朱允熞不是任性胡來的人。
他這樣說,必定有自己的想法。
只不過,老朱還理解不了。
但他願意聽聽。
“你且說說,這是為何?沒有徭役,連官府都無法正常運轉,你想修建工程,又該如何修建?”
老朱真的有點糊塗了。
一邊說要大興工程,一邊說要免除天下百姓的所有徭役,這怎麼能說得通嘛。
“國庫裡面有足夠的銀子。”朱允熞道:“以後國家需要徭役,那花錢僱傭就行了,國家只管收稅,再不強制民眾服徭役。”
他籌集了一億兩銀子作為準備金,計劃印製的人民幣,數量高達五億兩,計五千億錢。
但這筆錢到現在為止,僅僅花出去一億兩。
剩下的四億,都還在國庫裡面躺著。
怎麼將錢花出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賞賜功臣將領,王公侯爵?
那隻能造成窮者愈窮,富者更富。
錢,要發到老百姓的手中。
但怎麼發,就是一個大學問了。
後世現代國家,都為此頭痛不已。
不斷的放水,錢卻不投入到實體經濟中。
大量的金錢都在空轉,通脹走高,百姓的財富,卻沒有增長。
因而造成了不少社會問題。
也成為經濟學研究的熱點。
但如今的大明,經濟結構簡單,花錢的問題,較之後世,反而容易處理得多。
朱允熞想到的辦法,就是大修工程,透過支付勞動報酬,將錢花掉。
這樣,國家需要的工程,得到了建設,印出來的錢,也發到了老百姓的手中。
一舉兩得。
除此之外,老百姓有了錢,才會去購買東西,還會極大的刺激商品經濟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