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我才七歲,老朱你讓我監國?> 第二百零四章 老朱:熞兒,你在說笑嗎?咱真沒聽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零四章 老朱:熞兒,你在說笑嗎?咱真沒聽錯? (2 / 4)

沒辦法。

他是農民出身。

深知帝王如果一意醉心領土擴張,會給底層百姓帶來多大的災難。

最主要是,因為運輸和生產的限制,這種擴張往往無法轉為實際上的經濟利益。

對帝王而言,是留名,是炫耀。

對百姓而言,是折磨,是苦難。

古代華夏的版圖就這麼大,並不是他們不想擴張疆域。

任何一個帝國,都有著擴張的內在需求。

版圖的形成,是因為當時的資訊傳送方式,生產力水平,交通運輸條件,只能支撐這麼大的地方。

就好比從蘇州運糧去北平,仍然具有經濟上的可行性。

但如果是從喜瑪拉雅的山區,運輸糧食去北平,那給運送的人路上吃都不夠!

殖民時代的到來,日不落帝國的建立,是依靠海洋的運輸之利。

船運的消耗,遠比陸遠小得多。

如此才能從遙遠的數萬裡之外,運輸物資去宗主國。

才能支撐起殖民。

否則的話,強於大元帝國,遠征歐洲,也是分成了幾大汗國,各自為政,才能進行下去的。

沒有現代科技的加成,陸運的成本太高了。

“嗯,我還準備建設很多條路。”

朱允熞笑著,令人取來一幅巨大的地圖,攤了開來。

只見上面標著很多條道路。

“治理黃河,長江,興修水利,廣建道路。”

“皇爺爺,上面這些紅色的線,就是孫兒準備修建的國道。”

老朱一眼望去,只見上面密密麻麻的路網,神情頓時錯愕。

“熞兒,你能勵精圖治,這是好事。”

“但你可知,自元末大亂,群雄四起,及至咱一統天下,不過數十年時光。”

“如今天下初定,人口卻是大減,遠未到繁榮昌盛之時。”

“當務之急,在於輕徭薄賦,與民休息。”

“修建這麼多的道路,雖是好事,可凡事就壞在急功近利上面。”

“楊廣修大運河,難道不是好事嗎?”

“可隋朝滅亡,有一半的原因,就是因為大運河。”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