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山。
老朱設宴。
這裡本來就是獵場,有許多動物。
此時拿來款待朱允熞的,也是各種山珍海味,奇珍異獸。
老朱素來儉樸。
這些東西,平日裡可是很少吃的。
不過,最近這幾個月,朱允熞治國理政,已經吃得夠多了。
倒是反應十分平淡。
勤儉節約這種事情,在朱允熞看來,是臣民的美德。
對君主而言,卻並無什麼必要。
“你今日說不修長城,卻修了不少水泥路,還建起了魔都新城。”
老朱喝了幾杯酒,有些好奇的問道:“接下來,你還準備修建什麼呢?”
有時候,老朱真的十分感慨。
對於自己這個孫兒的治國手段,他都有些看不懂了。
比如《百姓日報》這種東西,老朱就想不出來。
當然,他也沒有足夠先進的油印機,可以大規模快速印刷報紙。
“大明的未來,在海外。”
朱允熞斬釘截鐵的說道:“朝廷造船的經費,孫兒已將其提升了十倍。”
“江南的造船廠,已經建成,開始建築更大的海船。”
“鄭和的海軍,也已初具規模,遠征海外的時間,不會太遠。”
“魔都是臨海的明珠,將來的經濟中心,自是十分重要。”
朱允熞說到這裡,又補充了一句:“皇爺爺,別忘了,海外有甘薯這種東西,還有更多寶貝。”
他是穿越者,很容易理解海外為什麼重要。
但老朱不一樣。
無論他多麼能幹,終究都會受到時代的眼光制約。
大航海的意義,他理解不了。
也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的。
遠不如甘薯這種實實在在的東西,更有說服力。
老朱大笑,道:“是啊,咱一直以為天朝地大物博,無所不有。”
“但想不到啊,海外竟然有甘薯這種奇物。”
“你想讓大明軍隊遠征海外,咱也同意了。不過,伱記著量力而行。”
老朱對於擴張領土,不僅沒有什麼太大的慾望,反而始終抱著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