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一片區域,總共要收多少稅,定下一個總額。
這也是最通行的做法。
不僅收商稅是如此,地方上收田稅地稅,基本也是這般辦法。
實行包稅制,某鄉某村要收多少稅,由地位高勢力大的鄉紳代為徵收。
具體如何收,官府基本不過問,只認總數。
只要能完成收稅的任務,便任由鄉紳去管。
很多鄉紳趁機從中弄權,欺壓無權無勢的百姓。
但由於顧忌地方上的名聲,不好欺壓得太過,大多數地方也還是維持了一個微妙的平衡。
要不然,這套體制也不至於能執行數千年。
朝代更替,江山易主,都始終保持不變。
事實上,包稅制的做法,一直到後世科技文明社會,也還有采用。
稅務專員都是會分配稅收任務的,比如今年必須收一億的稅。
完成任務,萬事大吉。
當然,文明社會的管理要規範得多,不敢隨便胡亂徵稅。
雖然有任務,但主要是為了督促工作,防止稅務專員偷懶不作為。
真要完不成的話,也就是寫寫檢討,喪失評優評先進的資格之類的。
若是為了完成任務而違法亂來,處罰可就嚴重多了。
因此,即使完不成,他們也不敢亂搞。
只在法律許可的範圍內,略微靈活行事。
但這個時代不一樣。
稅曹完不成收稅的任務,最輕也是要挨板子的。
他們為了完成任務,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也就不足為奇了。
楊士奇卻是詫異道:“朝廷定的商稅,並沒有說駙馬家的奴僕就可以免稅減稅。”
“既無規定,那依例來說,無論皇親國戚,還是勳臣高官,其家人經商者,納稅皆然,無有特免。”
“為何到你這裡,卻變成了他們不交稅,要無權無勢的百姓代他們交呢?”
皂隸破口大罵道:“你這書呆子好生愚蠢,自古皇親國戚,勳臣高官,都是不納稅的,尋常百姓,才需要納稅,這還用我多言嗎?”
“便是考了功名的讀書人,也可享有免稅特權,田稅徭役如此,商稅自是亦然。”
“前不久才有一名稅司巡檢,也和你一般愚笨,竟攔了駙馬都尉家的馬車,要求其和經商的平民同樣收稅,被管家周爺打得幾天都下不了床。”
“人家是正經的巡檢,朝廷命官,好歹還能保一條命。你一介布衣,又是外地人氏,便是打死了扔長江裡,也濺不起幾朵浪花來。”
皂隸說完,又瞪了楊士奇一眼,道:“今日我還忙著去其他店家催稅,且懶得你,如若不然,定要將你拘到大牢裡,關上幾日,叫你識得老子的厲害。”
他說得十分囂張,似乎這種隨意拘人的事,從前沒有少做過。
說完之後,轉身就走,還丟下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