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定裝子彈的造價,也十分高昂。
但嚐到了甜頭朱允熞,可不願就此停下來。
相反,他已經下令將新軍裝備的槍,全部換裝成後裝槍,定裝彈。
這樣射擊效率會高出很多。
使用定裝彈的後裝槍,是可以連續射擊的。
可受工藝生產水平的制約,每一顆子彈都造價不菲。
技術研究和製造局就更耗錢了。
支援那些工匠們做研究,搞新玩藝兒的製造,無一不是燒錢燒出來的。
大明還是很典型的農業社會,如何能支撐得起工業社會都感到昂貴無比的研究呢?
魔都新城的建設雖然沒有從戶部拔款,但松江的賦稅,首先就全給截了。
蘇州積欠的稅銀糧食,也盡皆運了過去。
除此之外,洪武大典的編纂也非常耗銀。
筆墨紙張都十分昂貴,編書需要數千名書生合力完成。
這個時代的知識很值錢,這些人給出的薪水報酬可都不低。
數千名編書的秀才書生,名家大儒,養他們的費用,都能養幾萬軍隊了。
更別說,要編大典,還需要民間獻書,蒐集古今典籍。
這個獻書當然不是白獻的,朝廷受了書,要給獎賞的。
往往比所獻書籍的價值高很多倍,花費自然不小。
然而,若非如此,又如何能讓民間百姓將珍藏的書籍獻上來,用於編纂大典呢?
稅收並沒有增加多少,但開支卻多了這許多,也難怪趙勉這個戶部尚書,要當不下去了。
“趙尚書何必急著辭官呢。”朱允熞笑道:“孤花掉的錢,孤會再向國庫補充的。”
趙勉愣了一下,道:“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旁邊,楊靖向他使眼色,趙勉恍然回過神來:“太孫殿下都是為國事操勞,又不是因私事支取,豈有讓太孫殿下補充的道理?是下官無能……”
“孤有一計,可填補國庫虧空。”朱允熞打斷了他的客套之言。
“還請太孫殿下明示。”趙勉拱手行禮,沒有再說之前的奉承話。
他想了又想,一時也想不到要從哪裡變出一大筆銀子來。
只是太孫行事,多有匪夷所思之處,又不免有些期待。
“民間百姓缺錢的時候,都是向左鄰右舍,親戚朋友借一筆錢,以度難關。”
朱允熞道:“眼下朝廷支取不夠,國庫空虛,那便向百姓們借吧。”
“不可!”
他此言一出,趙勉和楊靖同時出聲。
“加徵商稅之事已引起不小的風波,雖然太孫殿下巧妙化解,但如今仍有許多巨賈富商,心懷不滿,其中更不泛勳貴高臣。”
“若是再向百姓借錢,只怕會引來天大的禍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