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無須緊張。”
朱允熞淡淡笑道:“皇爺爺離宮去陽山休養,不就是想讓他們跳出來嗎?”
“若是他們不跳出來,才不好呢。”
徐妙錦喃喃道:“你真覺得陛下去陽山,是這個原因嗎?我怎麼覺得是想看看你的表現呢?”
朱允熞微微怔了怔,道:“有什麼區別嗎?”
兩人說話間,外面有太監高聲傳音:“太孫殿下,戶部尚書趙勉、刑部尚書楊靖求見。”
太監清楚太孫和徐妙錦有密事商談,故而只在外面高喊。
“讓他們進來吧。”
朱允熞吩咐了一聲,又對徐妙錦道:“伱說的方法雖然不行,卻也給了孤幾分啟發,兵法有云“以正合,以奇勝”,孤執掌朝政,就該行堂堂正正之法,無須似他們那般行雞鳴狗盜之事。”
“只要穩住了朝綱人心,他們就翻不起多大浪來。”
徐妙錦若有所思。
此時,趙勉和楊靖已上殿來。
“太孫殿下,戶部這個家,下官實在是當不了啦。”
趙勉一上來就告苦。
“今日晉王上的摺子,言草原部落時有南下,要平定草原,最好的辦法是出塞軍屯,威懾諸部。”
“軍務處那邊同意了,摺子遞到諮政處,他們幾個也都同意。”
“可眼下戶部實在拔不出錢。”
“第二期新軍的招募眼瞅著即將啟動,新軍戰力之強,有目共睹,這筆錢是萬萬也不能省的。”
“技術研究和製造局要二十萬兩銀子的經費,說有好幾樣重要的東西,是太孫殿下點了名要的,斷斷不能不拔款。”
“編制《洪武大典》亦需要一筆巨資,再加上今歲山東大旱,多地莊稼顆粒無收,山東的賦稅不僅收不上來,還得下拔一大筆救災的銀子。”
“可戶部的國庫裡實在沒錢了啊,本想著蘇州補交的賦稅收上來,還能補一筆虧空,可眼下又全部調去建設魔都新城了。”
“戶部國庫的存銀全部支取出去尚且不夠開支。”
“若是以前,還能再印製幾百萬貫大明寶鈔。”
“眼下寶鈔日益貶值,再大量印製,無益於飲鴆止渴,實不敢輕為。”
“下官無能,只能向太孫殿下辭官,還望太孫殿下恩准。”
……
朱允熞的臉色微微發紅。
其實洪武年間,大明的財政狀況並不算太糟糕,基本上每年都能有些盈餘。
不至於像晚期一樣,需要透過加徵“三餉”來彌補虧空。
之所以現在沒錢,主要還是他將錢花了。
新軍裝備的武器,可是十分昂貴的。
這個時代的工業水平不高,打造一把槍,需要很多道流程,大量的工時。
後裝槍由於結構複雜,比前裝的燧火槍又貴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