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哪怕他並不統領金陵城的軍隊,卻也沒有少進過附近的軍營閒逛。
一群勳貴功臣之後,公子哥們,隨便進哪個軍營,都像回自己家一樣。
別說進軍營了,帶著歌姬美女,去軍營喝酒,一邊看她們在軍營中跳舞,一邊將領們吹牛聊天,這種事情,他也沒有少做過。
治罪?
怎麼可能?
更不要說,他闖金陵軍事學堂,還不是為了吃喝玩樂,不是拿那些新兵學員開涮,是實打實的去考察他們訓練得如何的。
為國辦事,他當然理直氣壯。
但朱允熞偏要將他拿到檯面上來說,常茂也無法反駁了。
許多事,就是不上秤,還沒有四兩重,誰都不會在意。
上了秤,一千斤都打不住。
要按大明的軍法來,那問題就嚴重。
畢竟,大明軍法明確規定了,擅闖軍營者斬。
可沒有規定,多高階別的官員,就可以不用守這個規定了!
沒有,那就是不問級別。
常茂認為自己是為國辦事,但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經過允許,那便是違法。
他雖然心中不服,但又還真找不出反對的理由。
朱允熞正是咬定了這一點,才以此來壓他。
新軍是跨時代的軍隊,他也沒有想過,要讓這些舊時代的將領理解。
至少,在新軍用赫赫戰功來證明自己之前,這些人的不理解,不支援是理所應當的。
後世清朝被洋人用洋槍洋炮開啟大門之後,想要改革都舉步維艱,反對的阻力奇大無比。
更不要說,如今大明國力鼎盛,並沒有亡國危機。
新軍橫空出世,與原來的軍隊完全不同,如何能讓他們接受?
就算大明的思想,比清朝那些人開放一些,也沒有開放到這等程度啊!
在大明的將軍和官員們眼裡,連刀茅弓箭都不訓練,也能叫軍隊嗎?
能上戰場殺敵?
簡直是天大的笑話!
朱允熞也從一開始,就放棄了靠口頭說服這些人的打算。
他就是強制推行。
待到新軍有朝一日,上戰場打出戰績,立下赫赫戰功,質疑的人,自然就得乖乖閉上嘴巴。
事實勝於雄辯。
也因為如此,朱允熞才拿開設軍事學堂,訓練新軍的事和文官們做交易,希望儘量減少阻力。
他雖然對新軍的戰力充滿信心,但新軍從訓練成軍,到上戰場作戰,這需要不短的時日。
如果在此之前,因為反對的聲浪太大,而被迫中止的話,那就得不償失了。
雖說燧火槍已經發明出來,相比弓箭有著巨大的優勢,遠非原來的火銃能比,滾滾時代浪潮再也難擋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