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開東江鎮,加封毛帥之子為東江鎮總兵官,這就是為毛帥平了反,為東江鎮正了名。但真正恢復東江鎮還是需要你們三個。”然後看向了毛守義:“守義,你是當堂聽到皇上和兵部尚書孫師傅決定,將東江鎮設立四營,核定員額兩萬八千。我的意思是,毛仲明和毛有德加上可喜各執一營。還有一個營,我給劉光祚老將軍。”
三人歡喜的拱手:“求之不得。”
“但四人四營,承鬥在京學習,東江鎮不能群龍無首,所以,皇上封仲明為東江鎮代總兵官,你們沒意見吧。”
其他人連連點頭說沒有意見。
趙興就問毛仲明:“你對未來的東江鎮有什麼看法安排?”
毛仲明就以東江鎮代總兵官的身份提問:“軍餉錢糧怎麼供應?”
這才是關鍵,人心好聚,但實實在在的錢糧難得,可不能再出現拖屍大戰的局面。
趙興一笑,充滿信心的回答:“兩萬八千,朝廷年給餉十八萬,糧四十萬石,但我知道東江鎮的重要,更知道一個皮島就有難民三四十萬,因為皮島產出有限,也需要賙濟。”
當年全盛時候,毛文龍佔據整個遼東半島,有兵號稱十萬,其實真正是四萬五,有人口約二百萬。但當時因為佔據沿海諸島以及遼東半島,即便沒有大明支援,也勉強能維持。但繁華已去,落到了這種地步,真的是可惜了。
“但我們不能指望登萊山東支應,因為孫元化好說,換了一個東林的混蛋,就會斷了你們的供給,所以,我們還是需要靠自己。”
這也是毛仲明最擔心的,於是再問:“我們該如何辦?”
趙興道:“首先,要想對建奴產生威脅,三萬是不成的,所以,我希望擴軍到五萬。這些軍隊的軍餉費用,以及難民的生計,我將為你們解決。但不是解決一時,而是永久的解決。”
“如果東江鎮能夠自給自足,不再受朝廷打壓掣肘,那是最好了,我們就可以施展開拳腳和建奴拼了。”
“這個,我在來的時候,已經和皇上說了,以督練東江鎮為名,去皮島親自操作。但具體怎麼辦,先還沒有定論。不過,這次皇上撥付內帑四百萬做為東江鎮啟動。我們要好好的利用好這筆資金啊。”這是趙興在給崇禎臉上貼金,為的就是消除他們對崇禎的隔閡。
毛守義撇嘴:“說是四百萬,但那只是皇上順口人情,錢,還是咱們大人出。咱們皇上已經習慣了讓咱們大人辦事,光動嘴,不掏錢,玩的一手好的空手套白狼。”
趙興笑罵:“吃飯都堵不上你的嘴。”
這樣的表現,毛仲明等三人對趙興的感情就更近了。
“四百萬,我已經將一半交給義商鄭宏達,先一步採買了糧食以及急需的物資,估計一個月後就能有第一批解送皮島,解決燃眉之急。所以,我們現在得趕緊起身去皮島,否則就耽擱時間了。”
四個人連忙站起答應:“我們也沒有什麼收拾的,只要孫大人回來,我們交割了事情,馬上就走,皮島的難民也等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