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什麼時代,清流大多都是頑固保守派的代表。尤其是崇禎和趙興推行計程車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政策,更是讓他們感覺自己和那群泥腿子一樣,就是對他們的羞辱。
只是這個新政的推出,是趙興帶著錦衣衛大軍,在雲南利用殺官案,用一片血腥推行的。這讓他們對趙興的鐵血殺神害怕,才在巨大的壓力和屠刀面前接受的。
當然,新政在全國的推行,還得益於佈滿天下的能臣幹臣的孜孜以求,這一點不可磨滅。
但他們心有不甘,無視新政對大明朝廷財政,對大明的前途巨大的作用,一直進行詆譭和反抗。
至於大家有目共睹的,新政沒有推行前,大明即將崩潰的巨大現實,對於他們來說,那根本不算什麼。
在這些士子的潛意思裡,王朝的崩潰,只是朝代的更迭,不過是這個江山更換了一家人家主持罷了,和士紳階層,其實沒有任何影響。說不定還會再次造就幾家門閥,幾家興衰呢。
而崇禎是站在統治者的層面考慮的,趙興是站在無數百姓的層面考慮的。
最少,由於新政的推行,原本歷史上兩次加派遼餉和一次練餉就沒有出現。
而規定每畝三錢的銀子,讓無數即將走投無路的百姓,看到了希望,得到了休息。
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李自成的農民軍,就沒有在這時候,發展到恐怖的百萬大軍,所過之處皆為白地。
之所以江南的清流對新政如此牴觸,就是他們沒有體會到,北方士紳地主那種面對流寇的痛。
如果能透過鄭鄤案,再給黃道周等新一代清流個教訓打擊,讓他們消停一下,這是最好。
由於歷史的改變,崇禎也沒有被站滿朝堂的東林架空,國事也沒有那麼艱難。現在的崇禎的性格也就沒有像歷史上那樣變得乖張,走向極端。
在君臣定計之後,反倒怕趙興因為為失去親人而報復洩憤,牽連太廣,還耐心的勸導趙興:“事情做到有度,不必牽連過廣。被牽連的,也不要判罪過重,起到懲戒的目的就算了,這一點切記。”
趙興還擔心崇禎會把事情搞大呢,聞聽,倒是欣慰了。於是,鄭重的站起來保證:“皇上放心,臣知道進退深淺,臣是會把握好這個度的。”
出了皇宮,趙興是懷著沉重的心思回家的,他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妻子秀芬。
然而,並沒有想象的秀芬的哭哭啼啼的抱怨,對待依舊如平常。
只是在沒有外人的時候,告訴趙興,老丈人高升夫妻,已經關閉了拍賣行,正式搬到後孃的大兒子家去住了。
然後只請求,案子完結了,把弟弟的屍體還回去,等他百年之後,將弟弟高階安葬在他老人家的墓地裡,也就心滿意足了。
而後娘也沒有對趙興生出怨恨,反倒捎話說,多謝這個姑爺,沒有因為高階的罪而禍及其他的人,保住了大兒子一家的平安。
趙興不認為這是兩位老人家屈服於自己的高位權勢,而是真正領悟了趙興的為難和良苦用心。
自己的兒子自己知道,以他的罪行,放在別人的手中,那就真的是滅九族的罪行了。這已經是不錯的結局了。
趙興帶著深深的謝意,攬住了秀芬:“真對不起,我沒有實現關押高階兩年,讓他能生下一男半女的願望。”
秀芬就將頭靠在了丈夫的肩膀上,輕輕的嘆息一聲,卻再也沒有說什麼了。
第二天,皇上在早朝的時候,正式宣佈,鄭鄤案,因為涉及內宮,所以提為欽案,交給錦衣衛趙興審理,其他司法部門,包括內閣不許再過問。
這樣的決定雖然讓溫體仁不滿,讓錢謙益的計劃落空,但趙興快刀斬亂麻的,逼死了王和中,殺了自己的小舅子,讓他們再也對趙興的陷害無從下手,也看到了這些霹靂手段。再鬧下去,就有引火燒身的危險了,也只能作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