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親愛的讀者們:
唉,在成為一名所謂的“作者”以前,我首先是一名讀者,而在我當讀者的生涯之中,最討厭的莫過於是那些太監作品的作家;而若在這最討厭的圈子再遴選出一個最討厭的,我想定是那些突然長時間斷更卻一言不發,既不說何時斷更,又不言是否就此太監,不進不退,吊著似那時的我那般純真的讀者,真是可惡得緊。
然而,終有一日,我成了自己昔日所鄙夷的物件,真是讓人啼笑皆非之餘,又感到莫名的諷刺與憂懼。
有些事,其實始作俑者也未必能想到其會發展到後來的那個地步。最開始停更的那兩三日,我所想的是什麼呢?我想且休息幾天吧,並查查資料,然後再重整旗鼓,將所欠下的更新補上,然而呢,這一休息,便是七個月。
人呢,想養成一個好習慣很難,但若要墮落下去,卻是最容易不過的了,因為好逸惡勞是根植一個人骨髓深處的本性,黑叔叔當可引為前例,所以後天的教化、環境與努力才顯得尤為可貴,荀子之言,今日深以為然。
《漢家天子劉玄德》這本書,它一直在我起點讀者賬號的書架之中,以前還一直置頂著,並且頻頻點開看看其中是否有新增的留言與資料,若有,心中美滋滋得快樂。
斷更後,似是過了一週還是兩週,我便將其挪到了一個小分類書架中,讓其掩埋於故書堆中,然而有時不知是真無意還是假無意,又點開來,那時我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立馬關掉章說說,評論區也從不敢去看。
我所畏懼的絕不是謾罵的言論,如果是那樣,我心裡或許會好受點;只是失望的評論,曾經給我鼓勵的人們,我真是不知該如何面對,所以似乎只能逃避了。
七個月來,我睡懶覺、看小說、上UC、打遊戲、哦,還有水龍空,生活又恢復了故往的軌跡,但是有一些不安總是偶爾蹦出來,它們雖不頻繁,但每次過後所予我的滋味總讓我默然良久。
直至過年前後的一段時間,我點開了久違的書評區,看見了一條新年問好的新評論,留言者是“御無言”,我無法說出我當時具體的心情,因為它本就是五味陳雜,非區區言語可以描述。
但在開學前夕,這過去的幾個月在我腦海徘徊了十數遍的念頭——“明日再寫”,終於落到了實處。
開學的事是極多的,而且隨著今上即為後的政策易改,實習也由秋季變成了春季。十八號,我大抵就要去西安坐火車至吐魯番,然後開始長達一學期的小學老師生涯,近來也為此事準備著,做一些試講訓練。
然而,雖是如此繁忙,我終究還是寫了三萬餘字,合十一章。其實有些事自己永遠是無法欺騙得了自己的,一如我對《漢家天子劉玄德》的更新速度,說什麼資料難查,什麼下筆艱澀,什麼無有閒暇……這些原因或許是有的,但它究竟能佔多少比例呢?怕是無有多少的。
因為究其本質,這些原因本就只是誘發了我“生性憊懶,毅力稀薄”的內因罷了,而決定一件事的永遠是事物的內因。
接下來,我且說說對《漢家天子劉玄德》的打算吧,首先我會將這個故事講完的,而且絕對不會敷衍,一如我曾說的那般,這將是一本與眾不同的三國小說;並且在這本書不玩本之前,我不會再開新書,當然更不會玩換馬甲之類的自以為是的小聰明。
其次,我現在還有六章的存稿,不過暫且一日一更吧,因為未來的一段時間內真的是瑣事頗多,為了不至於再斷更,只好委屈還在看此書的讀者們了。
說道斷更,雖很想作一句“永不斷更”的保證,但總覺得這看似負責的話實則是一種極大的不負責任,至少對我如今的處境而言,是有些這樣的意味的。
但是,就算再斷更,也定會闡明緣由(絕不胡編),說明時限,如果超過了一週還未等到更新,那諸位讀者便不妨給某個號碼打個電話,言某不知名網路寫手似意外身亡。
最後向諸位讀者說聲抱歉,魔王頓首,頓首,再頓首。
2018.3.8晚十點零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