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道恩旨,三軍同獲懋賞,官兵之中以軍功升職的很多,特別是幾位主官,收穫都不小。
梁熄,賞忠武將軍銜,正四品上,龍武軍統領。
張曠,賞忠武將軍銜,正四品上,龍武軍副統領。
穆埕,賞明威將軍銜,從四品下,龍武軍團官。
鍾禹廷,賞明威將軍銜,從四品下,龍武軍團官
姜泉,賞寧遠將軍銜,正五品下,龍武軍團官。
吳銀建,賞遊騎將軍銜,從五品上,龍武軍團官。
吳椋,賞遊擊將軍銜,從五品下,親兵營團官。
、沈繼軒,賞通議大夫銜,正四品下文官,龍武軍營務總辦。
吳煋,授中大夫銜,從四品下文官。
葉雨林,賞知府銜,正五品文官。
而對於秦禝,則有專門的一段話,特加褒獎:“該員於艱難萬狀之中,死傷枕籍之餘,櫛風沐雨,親冒矢石,終於攻滅偽眾,克保名城,朕心倍感嘉悅。秦禝加恩賞授蘇州長史,統帥龍武軍。並錫封上柱國,世襲罔替!”
秦禝終於成為了龍武軍的“統帥”,從此以後,可以名正言順地統兵,再不必尷尬於七品知縣的職銜,而不得不靠御前侍衛的名頭去壓人了。
長史這個職務,雖然可以算做是刺史的下屬,但從品秩上來說,秦禝的上柱國還是正二品的勳爵呢。因此體制上雖不能“分庭”,但在品級上卻可以“抗禮”。齊王所說的“人財兩端,都可就手”,倒也不算虛言,因為一省的民政、財政、田土、錢糧、官員考績,都是長史職分內的事情。
得了這樣一個職位,又封了上柱國,都是出乎意料的事情,特別是“世襲罔替”四個字,尤為值錢。秦禝心想,照這麼說,若是老子安安生生的,不造反,那麼等到有了兒子,這個上柱國,以後就可以傳給他。
然而兒子還是沒影的事。那一回跟嫂子,沒有弄出事來,真是僥倖,不知嫂子會不會替自己生一個又或者,萬一老天不長眼……
太后有喜了,誰幹的?
他心中打了一個突,不敢再想下去了。
這次封賞,各級文武官員,也算是賞得既厚又公平,因此申城城內和龍武軍的各營團駐地之中,都是一片喜氣洋洋。
獨自向隅的是楊秣——秦禝本來是準備拿他接替吳煋的,誰知弄巧成拙。沒弄成。秦禝仍然不免鬱悶,因為吳煋不動,這讓曾替自己出過大力的楊秣,情何以堪?
“啟翁,對不住之至。”秦禝登門謝罪,“真是出了鬼了,容我慢慢查清楚。”
“秦帥,何必自責?”楊秣很豁達,笑著說道。諭旨一下,現在可以公開喊秦禝為“秦帥”了。“其實也不必查,無非是吳大人自己的功勞。”
“唔……”秦禝明白了,吳煋為了在升官的同時,保住申城道這個位置,不知在哪裡花了錢,從這個架勢來看,所費定然不是小數。
惟其如此,更見得這個位置的重要,非想辦法去了他不可。
“秦帥,這件事不必掛懷。我倒有一件事,想要求你幫忙。”
“是,啟翁請說。”
“梁熄他和小女的婚事,我想替他們辦一辦。”楊秣略帶尷尬地笑道,“一切使費,都由我來出,只是梁熄那邊,怕要請秦帥做個媒人了。”
“梁熄?”秦禝疑惑道。
楊秣臉上更是尷尬三分。“正是,梁熄將軍,小女對他........唉......三言兩語一時說不清楚,只能求大人幫忙了。”
這是想得到的事情,對秦禝來說亦是好事,可以固梁熄之志。秦禝以龍武軍主帥的身份,替他主持此事,也很合適。不過想起俏皮可人的楊素,秦禝的心裡多少還是有點酸溜溜的——當初在楊秣的府上,還以為楊素是對自己有意,沒想到卻是要跟梁熄喜結連理了。
不對。他提醒自己,不可再存有這樣的念頭。梁熄和一幫軍官,在過去的這場戰役裡面表現得很出色,而且對於正在擴充的龍武軍來說,也非常重要。不論是衝著楊秣,還是衝著梁熄,都應該風風光光的替他們把這場婚事辦下來。
“這個媒人我做了!不過這等於是我們龍武軍娶媳婦,怎麼好說都歸你包辦?這裡面的規矩我不大明白,回頭我找沈繼軒來總承其事,一定能辦得圓圓滿滿,絕不會委屈了楊大小姐和你的這位乘龍快婿。”
這就見得秦禝會做人了,楊秣當然深自滿意。他只有楊素這一個女兒,從小就千疼萬愛,百依百順,只是再也想不到女兒竟然會因為幾面之緣就愛上了一個武夫,而且到了“堅鋼不可奪志”的地步,無可奈何之下,也只得成全他們。但是人家剛升官,你就嫁女兒,別人多半要拿驚異的眼光來看待。現在秦禝以“龍武軍娶媳婦”來對待,那就不僅風光,而且格外有面子。
這件事情定了下來,就不妨再說點別的。楊秣問秦禝:“秦帥,你的龍武軍衙門,打算設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