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閣下,如果我們對俄國的戰爭持續半年時間的話,空軍就有能力在兩條戰線上同時作戰。
當然,如果我們取得盟友義大利的援助,相信這樣的保證會更加穩固。”德國空軍總司令戈林一臉自信的說道。
雖然之前剛剛輸掉了不列顛空戰,但這場空戰的失敗是有很多原因的,其中就不乏首相對於空戰的急切,以及戈林想要拍馬屁的心思。
如果好好打那場空戰的話,德國空軍就算不能取得勝利,也絕對不會創造一場戰損比如此懸殊的戰役。
聽到戈林的話,德國首相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對著在座的所有人吩咐道:“
對俄國的戰爭,我們要保護帝國的領土不受襲擊,保護柏林和東部工業區的安全。這也代表著,我們需要足夠的戰略縱深,確保敵人的飛機不會威脅到我們的本土。
另外,如果能粉碎俄國,將俄國粉碎成一些非武裝的自治行省,從波蘭邊境到伏爾加,全部由德國人住房和統治。
至於伏爾加河以東的原始土地,冰凍的西伯利亞地區和烏拉爾外的空曠森林,等到我們有時間了再去佔領。
當然,如果我們的盟友島國感興趣的話,部分地區割讓給他們也不是不可以。
記住,我們在這場戰役中的一切前提,那就是確保俄國的飛機不會威脅到我們的本土。
戰爭開始後,俄國估計會死守波羅的海和烏克蘭,因為那裡有著他們在歐洲唯二的出海口。
如果他們重點防禦波羅的海和烏克蘭的話,波蘭以東的大片中部地區就會虧空,俄國政府很有可能會退讓。
相較於快速攻克莫斯科,我更喜歡看到我們的裝甲集團軍群在解決波蘭的問題之後,向北向南分別佔領波羅的海和烏克蘭,剝奪他們的出海口,從而摧毀他們的經濟。
俄國的經濟是一直很脆弱的,如果佔領了他們的出海口,他們在戰爭中很有可能支撐不了多長的時間。
到那時,我們再集中攻克莫斯科,順便消滅前來支援莫斯科的敵人,達到我們的最終計劃,也就是有效殺傷俄國的有生力量,並且瓦解和統治這個龐大的國家。
關於我的意見,你們有什麼要補充的嗎?”
聽到首相閣下的詢問,在座的參謀和將軍們紛紛搖了搖頭。
先不說首相閣下這份提議到底合不合理,單單看首相閣下那自信的笑容,他們現在提出異議,那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嗎?
看到包括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契在內的眾多元帥和將軍們紛紛搖頭,德國首相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繼續指點江山:“
根據我所說的,參謀部儘快制定一份全新的作戰計劃。我個人將這份作戰計劃命名為巴巴羅薩計劃,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巴巴羅薩計劃能夠讓全世界感到震驚。”
這場會議直接既定了進攻俄國的戰略方針,在此戰略方針之上,一份全新的,德國參謀部代號為13號作戰計劃,官方稱之為巴巴羅薩計劃的對德作戰計劃新鮮出爐。
因為是根據首相本人所提出來的戰略方針,因此這份最新的計劃立刻得到了德國首相本人的點頭稱讚,並且在參謀部表決透過之後,成為了正式的作戰計劃。
根據這份作戰計劃,德國參謀部和統帥部向各集團軍群和具體的軍種下發了命令。
雖然核心的方針是按照首相的命令制定的,但在一些小範圍的內容,參謀部也是有著自己的想法的。
在參謀部掌握著一定話語權的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契元帥,就制定了加強北方集團軍群力量的方針。
在勃勞希契元帥看來,相較於南方的烏克蘭,北方的波羅的海地區才是德國應該重點進攻的地區。
因為德國已經掌控了波羅的海三國的原因,從北方進攻可以快速的接近俄國聖彼得堡,並且攻克俄國國內第二大,也是第二重要的城市。
在佔領了聖彼得堡之後,北方集團軍區就可以順勢南下,收割莫斯科以西的大片東歐土地。
這麼一來,也可以和南方集團軍群遙相呼應。因為根據南方集團軍群的作戰計劃,他們將率先進攻基輔,隨後東進哈爾科夫,然後再北上莫斯科。
南北集團軍群將會把廣大的俄國土地和俄國本土進行切割,而位於中部的集團軍群,其主要目的就是快速佔領波蘭,然後圍攻明斯克,最終會師莫斯科。
如果三路軍隊的進攻都比較順利的話,俄國軍隊將很快潰敗,莫斯科以西的大片領土將很快落入德國人的手中。
只要完成了這份戰略計劃,損失了大片重要領土的俄國,其綜合實力將會大幅度降低,也基本對德國造成不了任何威脅。
1937年3月24日,德國首相批准了勃勞希契元帥上報的具體作戰方案,並且明確規定,要優先保證肅清波羅的海的敵人,奪取聖彼得堡和喀朗施塔德。
為了完成這樣的戰略目的,德國首相特意批覆,要求中部的集團軍群抽調大量的裝甲部隊前往北部集團軍,率先佔領整個波羅的海沿岸。
在完成北部集團軍群的任務的前提下,中部集團軍群才能放心的佔領大片的波蘭和俄國領土,並且謀劃三路集團軍群莫斯科會師的盛況。
自此,對俄國作戰的計劃也徹底制定了下來。根據這份作戰計劃,德國軍隊也開始行動了起來,北部,南部和中部集團軍群也正在組建和準備當中。
4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援!
日萬第8/10天,今日已更4000/10000,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